第1段(1 / 3)

本書下載於炫&浪網絡社區,如需更多好書,請訪問

初見難歡

某個春天的午後,一向幽寂清冷的月見山突然間沸騰了,一支長長的車馬隊伍從半山拉拉雜雜一路蜿蜒至山腳,車上堆著各式各樣的箱籠麻包,雞鳴鴨叫和著馬嘶騾吼的好不熱鬧,車頭上插著紅黃藍綠繡著鬥大的“安”字的各色彩旗,在明媚的陽光照耀下閃得人眼都花了。

幾個十歲出頭的半大小子一個疊一個擠在堂屋拐角邊鬼頭鬼腦地看稀奇,他們之前本來在後山做功課,聽到前麵沸反盈天的動靜後按耐不住地一窩蜂跑了過來,第一眼就見到堂屋前停著一輛紅漆包金邊、車廂上繪著俗豔花紋的大馬車,然後就看到有人指揮著一群膀大腰圓的仆人如螞蟻搬家般將馬車上的箱包一個個抬到堂屋前麵的空地上碼放起來。

這幫小子常年悶在山中讀書習武,一年到頭也難得有兩回翻幾座大山走百裏山路到山外的南溪城逛上一逛,似此等好似唱戲一般的熱鬧場麵還真是不多見,更何況是演到家門口的,當然更不能錯過了。隻是怕被師父抓到了一個不喜而遭受辣手摧殘,所以不敢湊近了看個究竟,隻敢躲在牆角後一邊嘰嘰咕咕地討論一邊伸著脖子留心堂屋門口的動靜。

劉連兩眼放光,“嘖嘖,瞧瞧這排場,終於有財神爺上門了啊!”

唐升撇撇嘴,“什麼財神爺,最多就是個土財主。”

魏遠舔了舔嘴角的口水,“管他是誰,晚上有肉吃就行。”

馮春突發其想,“難道是師父失散多年的兒子衣錦還鄉了?”

另外三個一起“切”了一聲。

這時,側邊的山道上走來一個少年,不疾不徐朝堂屋而去。

四個小子一起諂媚地打招呼:“大師兄~”

傅晚亭點頭,繼續前行。走出兩步後回頭道:“中午師父好象說過,今天沒有完成功課的晚上喝自己的洗腳水。”

四人聞言色變,接著落荒而逃。

傅晚亭微微一笑,步入堂屋。

堂屋裏,呂不平挺著腰杆端著肩膀端坐在脫了漆的太師椅上與旁邊的安大富一本正經地說著什麼,一邊說一邊慢條斯理地拈著頜下幾莖稀疏的胡須,頗有幾分道骨仙風的味道。斜眼覷見自己的得意弟子走了進來,呂不平適時停止了交談。

安大富手裏捏著幾張紙看得雲裏霧裏,他本人肚子裏的墨水有限,隻知道紙上的字是好字,文是妙文,但是好在哪裏妙在何處就說不出來了,又不想在呂不平麵前露拙出醜,隻是搖頭晃腦地跟著附和讚美。

聽得耳邊聲音頓住,安大富抬頭順著呂不平的目光一同看過去,霎時眼前一亮,少年修長挺拔亭亭如樹,玉麵丹唇神清骨秀,年紀不過十五上下,舉手投足間卻隱然有種超出年齡的從容大氣。

安大富本來就被呂不平一番高論和手裏的錦繡文章給繞得一半清醒一半迷糊了,此時一見這少年,上山前對呂不平教學水平的疑慮頓時去了大半,不說別的,自家兒子若是能學到這少年一半的氣度,也不枉他忍著肉痛不惜血本遠道而來拜山求師了。

傅晚亭步入廳中站定,一眼便知那肥頭大耳的訪客手中拿的幾頁紙正是自己上午應呂不平特別要求寫就的一篇詩文,心下不由了然,任由安大富用熱切驚豔的目光上下打量,朝呂不平拱手道:“師父。”

呂不平略點下頭,慢悠悠道:“晚亭,把昨天為師教你的那套新劍法練一遍來瞧瞧,看你領會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