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施政(2 / 2)

“天下不再是以儒治國,而是以法治國了,也不知這樣是好是壞!自漢以來,一直到現在,中原製度第一次發生如此大變!”李瑞道。

“這以法治國和曾經秦國的以法治國也完全不同!秦時之法是以法之暴力魚肉壓榨百姓,而陛下之法卻是以法定天下秩序!”金燦道。

此刻在燕京城各處的茶館、酒樓之中,無數燕京民眾都在議論這欽定憲法大綱之事,有人覺得這憲法大綱製定的極好,有人卻覺得欽定憲法大綱大逆不道,與儒家治國、以德治國、以情治國之念完全違背!

其實趙諶所頒布的欽定憲法大綱與後世日本明治維新之時《日本帝國憲法》以及清末《欽定憲法大綱》基本相同,在確立現代政治製度的同時又確保君主獨裁!

而之所以以大綱命名,主要是因為憲法並不完善,可能也會有很多錯誤,這些都要在施政之中不斷的改正!然而,無論如何,國家的根本製度已經和後世的分權之製基本相同!國家權利三分,彼此製衡!至於君權、相權之爭,趙諶心中也有自己想法,目前仍舊是乾綱獨斷,以後會逐步的虛君實相!

*** ***

正月三十日,三十六省大臣離開燕京城,前往天南地北赴任!

二月初一,政務院正式運行!

禦書房中,趙諶與政務院首相王庶以及政務院各部大臣進行第一次政務院會議。

“現在的政務院和以前的三省六部在不相同,以前無論是宰相或者是其他官員,都沒有任期,隻要做得好,可以一直做下去!而現在你們一屆任期隻有五年!你們要好好的想一想,這五年要做些什麼?這五年,你們如何施政,如何改變國家?”趙諶坐在桌子後麵,看著這些大臣,道。

“陛下,天下大戰剛剛結束隻有兩年時間,國家製度剛剛確立,今後五年最主要是確保天下穩定,另外積極發展農商經濟。”王庶道。

“很好,你們準備如何發展經濟?”趙諶道。

“關於農事,各地官員務必事必躬親,親自前往田間地頭……”王庶開口道。

“不用說了!”趙諶猛地打斷他的話,道:“朕不想聽這些!朕告訴你們該怎麼辦!”

“陛下請講。”王庶道。

“去年全國各地的糧食產量有多少,五年之後你的任期到了之後,你要使得天下糧食產量達到多少!現在天下道路路程有多少,五年之後你準備讓天下道路路程達到多少!現在天下有多少碼頭,五年之後天下有多少碼頭?現在天下有多少學堂,五年之後要達到多少數量!去年國家財稅有多少,五年之後呢?軍部這五年要做什麼?收複安南,攻打東瀛嗎?這些需要消耗多少兵力,安撫這些地方需要消耗多少財力?你們政務院把這些一項一項都寫下來,朕不想看到空話、套話,朕要看到實實在在的數據!五年之內,每一年你們要做到多少,如果做不到怎麼辦?朕要一個計劃,一個目標,一個施政綱領!從朕開始,朝廷不能再像以前曆朝曆代一樣得過且過,你們明白嗎?”趙諶道。

“臣等遵旨!”王庶與眾位大臣一起站了起來,道。

“都坐下吧!朕給你們十天的時間,十天的時間你們要給朕一個答複!目標不能訂的太高,否則你們無法實現!目標也不能訂的太低,訂的太低證明你們無能!今後這天下的一切都要用數據表明,天下發展情況要用數據表達出來,這不僅僅是給朕看,也是給國會看,給天下億萬百姓去看!朕與天下子民要看到實實在在的成績!如果做得不好,你們便不配主持政務院,朕隻怕要換一批人了!”趙諶道。

“臣等明白!”

“王庶,你為首相,便是以前的宰相,漢代的陳平說‘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也’,今後除了任命三品以上官員、對外用兵等重要事宜由朕決定之外,其餘事情你可自決!”趙諶又道。

“啊!”王庶一下子呆在了那裏,道:“陛下,微臣不敢!”

“放心,我會時刻關注政務院,今後每十天,政務院首相與諸位大臣都要向朕稟報一次國事!每一個月,各省大臣也要將各省重要事務書寫出來,上報政務院與朕!”趙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