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第86章 +新章節
新一屆高考上來的大學生意氣風發,自信傲氣,他們覺得自己是真才實學考上來的正規大學生。就有點看不起用推薦名額上學的工農兵大學生,覺得他們是旁門左道,有名無實。
工農兵學生則認為,他們是國家精挑細選出來,各行各業的精英份子。論綜合知識,比隻知道死讀書的高考生們,更有經驗、更能吃苦。
倆邊人就像正負極一樣,互相排斥著,自動劃分出自己的小陣營來。
工農兵學生這邊,有個老大哥,是部隊推薦來的,人品是公認的好,班級裏的人都挺信服他的。開學的時候因為家裏有點事,他晚到了幾天,他底子薄,所以隻要有時間就會去旁聽一年級的課程。
一天他去新生班聽課,幾個同學看到班級上來了個中年人,還挺認真的在做筆記,都覺得挺有意思的。
“你是老師麼?是教什麼的?”
“我不是老師,我和你們一樣,也是一名學生。”他好脾氣的回答道。
那幾個新生聽他說也是學生,捂嘴樂了起來,道:“哪有你這麼大的學生啊!你多大了?”
“三十九了。”
他們一聽,驚訝的瞪起了眼睛,非常的不能理解,這麼一把年紀了,為什麼要來上大學,後來有人煥然大悟般說:“ 是工農兵學生吧!這種荒唐事,也隻有他們這一代能辦出來了。三十九才哪道哪啊,我可聽說,前兩屆還有個孩子都比咱們大的學生。
說是名額推薦擇優錄取,其實就是看誰的門子硬,誰的手腕高,社會上什麼樣的人物都能上學,這些工農兵學生能有什麼好素質。”
他這一席話,一石激起千層浪,新老兩屆學生矛盾迅速激化。
其實新同學裏,大部分學生也是農村來的,或者是下鄉實踐過的,不過是一個考試,就成了學校裏衡量一個人的標準。其實更多體現出的,還是這些愚昧的群眾,對上級指示的盲從。
就連在老師的眼裏,都覺得工農兵學生雖然是‘大清算’時期的產物,更喜歡那些通過考試上學的學生麼。
工農兵學生們的一切優點,大家仿佛都看不見了,就連勤儉和樸素都成了罪過。
後來血線發現學生這種情緒愈演愈烈,也察覺到了不對勁,連忙召開大會,希望大家能不忘工農,在保持工農本色的同時,再不斷的創新。兩方都各有優缺點,大家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但是矛盾已經產生了,就算在不斷的調節下,大家麵上有所緩和,其實心裏還暗自較著勁兒呢。
田恬他們這屆的每個班,都在鼓勵班級裏學習好的同學,參加考研。一個個都堵著這口氣,好像考上了研究生,就能證明他們工農兵學生不是‘名不副實’一樣。
班裏的人,就極力推薦田恬考研,好有王建軍。這家夥別看多情一點,但運動之前也是正經的高中畢業生,之前跟了一年課,文化水平基本都撿了回來。
如果考了研究生,就要再讀兩年,在這個時勢造英雄的年代,田恬並不覺得學曆高有什麼用處。王建軍就不一樣了,男人天生的英雄情結,拍著胸脯保證,一定努力給大家爭一口氣,證明咱們工農兵學生不比他們高考學生差,不是孬種。
高原卻跟田恬想的不一樣,現在時勢變了,文化人又被重視起來了。他們這屆學生身份這麼尷尬,就算畢業還保分配,恐怕也沒什麼好位置了。不像他有公職,就是來深造的,畢業後依舊會回原單位。②本②作②品②由②思②兔②網②提②供②線②上②閱②讀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