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陽聽見,如得珍寶,隨即動身,而那冥靈聽見,心裏還在思忖這華君大夫前世為何物,及跟隨伯陽趕到了那巍峨秀絕的昆侖山後,登上山頂,她這才明白原來華君大夫前世乃這昆侖山頂清俊秀麗,潔白超逸的一朵雪蓮,因千年前,為備天魔兩界的一場大戰,軒轅上將曾在此獨自習武,每每見那雪蓮誇讚其秀美絕倫,又常將神力送予它助它修行,使得那雪蓮早早修成正果,神力更進一步。因軒轅此等相助,又每每在孤單淒冷的雪山陪伴,雪蓮花神暗中傾慕,想著要報恩那軒轅上將,才於這一世與伯陽相伴,兩人相敬如賓,幸福非常。如今它陪那軒轅上將轉世的伯陽大師已近百年,也算還了恩情,正要去那西方極樂修成正果,卻沒想,盡管那好武鬥的軒轅雖對白蓮心中有所感念卻肩負蒼生,不好太露痕跡,可那伯陽卻不同,他對愛妻用情至深,華君一去幾近要了他性命,他緊忙趕去昆侖山尋華君的魂魄,定要勸回華君方才是。其間他在路上正遇見華君的幾位師祖師兄弟,他們也因得知華君有難而前來相助,幾人施法,幾人念咒,紛紛尋了華君去。
然,眾人尋找多時也未見華君,正在焦急沮喪之際,伯陽身上的飛劍竟然動了起來,兀自飛向一處地方,伯陽跟著飛劍而去,在山頂處發現一平地,在那山壁上看見一行字,正是用此飛劍書寫的“軒轅”兩個大字。伯陽隨即明白,這裏就是當年軒轅上將習武之地。隨後他又細心尋找,終究在那山壁下尋到了一頂被寒雪埋了近千年的銀亮頭盔,並認出此乃他前世所留之物,更喜的是,在這頂頭盔下,他竟然發現了一朵潔白如玉的千年雪蓮,知曉這便是他愛妻的本體。他緊忙蹲下`身,抽出軒轅的神劍低念幾句,在雪蓮上方來回劃動,撒播軒轅的神力,以便讓那雪蓮信他,又低頭對著那雪蓮念叨,說那軒轅尋他許久,要他不許離開此地西去,也不能下那陰曹再轉世為人,定在這裏等到軒轅方罷了等話。那雪蓮本來潔白如雪,此時聽他言語過後,通體透亮,光潔如皎月,那伯陽見狀知曉它是認了此話,大為可喜,摘取下那雪蓮,將它放在頭盔中,急忙下山救華君去了。
伯陽將雪蓮放於華君胸`前,戴上那頭盔喚醒了軒轅前世的神力,又借助崔鈺從轉魂大仙那裏借來的轉魂丹,借助雪蓮之冰魄替華君驅毒。待過了有半個時辰,那朵雪白的蓮花變得烏黑,而華君的嘴角也滲出黑血來後,胸口有了起伏。伯陽看見喜不自勝,緊忙停下施法,扶起華君,但覺他脈搏跳動後,知曉做法成功,也就心安下來。此時雪蓮神力已盡,凍結而消散,卻在下秒附著於軒轅的神劍上,漸漸滲入,須臾後那把神劍黑亮剛硬,越發顯得堅不可摧。冥靈覺得奇異,詢問此是為何,伯陽告之雪蓮在此昆侖山等候軒轅多時,此時夙願已了,一心要與軒轅永生共存,這才附著劍上化作劍心,終身相伴,除惡驅魔。
至此,伯陽成功救回華君,而華君昏睡好幾日,也終於醒來。等見伯陽,聽那伯陽將他夜觀星象知曉天災,驅逐華君為其保命的經過說過後,他也明白了伯陽的一番苦心,著實地喜悅起來,明了伯陽一片真心。而那誅萬仙原本失了華君還在痛心疾首,得知這裏華君複活便又要生出事端。奈何他得知天庭第一神將軒轅的神盔也被那伯陽尋到,這麼一來修煉未足的自己恐怕難以敵他,因而隻得暫時作罷,回到那萬魔窟內繼續修煉,伺機而動。⌒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故事到這裏,也算是得了個圓滿,雖然這魔頭未除,將來必然還要生出多少事端,但正所謂邪不壓正,將來這魔頭雖少不了要興風作浪,覆手雲雨翻,可想來隻要伯陽還在,這伯陽的還有愛妻好友相陪,那能助伯陽的天仙地鬼還在,縱然世道險惡,艱難萬分,也必然能守得雲開見月明啊,列為看官,你道是否?
作者有話要說:結得有些草率,其原因甚多,也因是第一篇古文,練筆之作,亦不敢多寫,望各位看官見諒。此處為作者專欄,有意者可前去一遊,作者本意再作原創耽美長文一篇,此次若動筆必是細心之大作,在此先請看官心裏掛念,時常來看望方是不見外之道理。
點此可以進入作者的專欄——蝸牛殼躲雨
本書下載於炫 浪 TXT小說,如需更多好書,請訪問http://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