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段(1 / 2)

女,金吼等,意在多困那伯陽幾日,誰想伯陽一如之前製服笑判官一般,輕鬆收服那四怪,點化的點化,收服的收服,更有那吉祥龍女,因為曾經化得人身,為病重之父尋醫而得到華君大夫的救治感激在心。如今其父雖壽寢正終,不在人世了,她也卻念念不忘那不懼鬼怪細心醫治父親的梧大夫,那日在鬼殿上看見華君大夫後便已心生救意。

如今她見梧大夫的夫君來此處救他,哪裏還有不盡力的?一路引他們繞過重重結界阻礙,來到了華君被困之處。

等伯陽和冥靈趕到萬魔窟附近,華君已被擄半月有餘了。這伯陽每每思妻甚切,難以自拔,好容易來到了附近,一心尋法要救愛妻出來。誰料到卻聽到了一個消息,頓時麵如白紙。

原來,這華君玉潔鬆貞,性本純良,又與伯陽感情深厚,因而這十幾日也未曾受那萬仙老賊誘惑解下八卦,這誅萬仙每每求好總遭拒絕,不免有一日心中煩怒異常,又因練功走火入魔,本性大變,甚至在那華君麵前露出凶惡本態,他不傷華君,卻總拿身邊的人作法,終於有一日,那老怪押了近百個無辜百姓來,在華君麵前稱,因自己心情不爽快,唯有日殺百人方能好,若華君答應便罷了,不答應他也隻好拿這百人來消解氣悶。這話說時語態溫和,可誰不曉得這魔君的險惡。而那華君一來不堪無辜百姓因自己而遭到毒手,二來好幾日想到自己被擄來這麼幾日也不曾見伯陽來救,定是他真的移情別戀不掛念自己了,因而一時狠了心,在幾夜的憂戚悲痛下自行解除了八卦,答應了那魔君的婚事。而沒那八卦,哪裏還有東西能攔下那色膽包天的魔頭,他等不及大婚當日就想強要華君,華君不堪受辱,當夜便服毒自盡了。

而說來也奇,華君殞身那日,從未落雨的屍魂鬼境竟天雷陣陣,大雨漂泊,狂風大作後一道天火落下,將那儲秀閣燒得天燈一樣亮,且火竟為凡水無法澆滅,整整燒了三天三夜,一代佳人,紅顏薄命,最終香消玉殞,化為煙塵。

伯陽聽見這個,哪裏還有其他想念,早已沒了魂魄,肝膽俱裂。他未曾想過自己一念之差丟失華君,更沒想過竟然因此而與華君天人永隔。他年少時,他的師父就說他慧根極佳,奈何天性頑劣,曾告誡過他,莫要耍聰明,要穩妥行事,定不可太過自信於自己。他未放在心上,到了此時他想起,明白是自己自以為是的決斷害了愛妻,悲痛欲絕,幾近不曾尋死。

那冥靈得知華君大夫自盡,也早嚇得麵如土色,早亂了陣腳。還是那吉祥龍女明白,將那內情告知兩人,原來華君的確是服毒了,但是那大火卻沒有燒了他的屍身,被得他曾經照顧的鹿精鼠精給偷偷帶了出來。他們因暗地裏知曉華君大夫的夫君法術過人,華君大夫家裏醫術盛名遠播,因而偷偷把華君大夫藏在了萬魔窟冰丈原的一個儲了千年寒冰的山洞裏,日日輪番看守,隻等哪一日來人救他。好容易這日等了伯陽君來,鹿精大喜,忙忙將他領到華君大夫的冰棺前,隻盼能早日救醒梧大夫。

而那伯陽才見華君遺體便哭天搶地,痛徹肺腑,哪裏還曾想到救人要緊?還是冥靈等一幹人百般勸阻才讓他稍稍平息下來。伯陽才拭去眼淚,小心翼翼地抱起愛妻,發現他唇色發黑,麵如白紙,果真是服毒而亡,又不免傷感痛心。終究伯陽不是那精通醫術之人,但懂陰陽術法而已,抱著華君一籌莫展。也就在這個時候,又一陣風起,穩穩落下一身著通紅,頭戴烏紗帽之人。伯陽抬眼望去,見那人麵容熟悉,左手擎了隻毫毛大筆,右手捧了一藍紙書簿,麵上頓時大喜。原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幾百年前受恩於伯陽的判官崔鈺。

說來那年,崔鈺在人間,尚未脫離禸體凡胎化為鬼神之時,於趕考路上遭遇劫匪,幾近不曾丟了性命,那伯陽正好為愛妻摘取藥材經過,救他一命不說還讚助了他一些盤纏,這才讓他順利進京,金榜題名,崔鈺也就欠了他一世的恩德,至死不忘。及至崔鈺在閻府掌筆為官,淡漠了前世之事,也幾近忘記伯陽,幸而一日偶遇伯陽來閻王府奪一女鬼魂魄與他起了爭執,方才認出了他。

這日,他翻看書簿,見到伯陽之妻的名字,想到伯陽愛妻之性,心知不好,此時又有那還在受審的假判官馬濟男得知此事,當堂表明願用自身性命換取那伯陽愛妻性命。隻是那崔鈺秉公執法,曉得那笑判官雖為低賤小妖,卻也不能擅動他性命,因而拒絕,隻自己在奈何橋邊來回行走,想先攔下伯陽之妻華君大夫的魂魄幾日再說,連那孟婆也說通了。可是這麼等了幾日,卻沒有看見華君的魂魄,馬上奇了起來。等再去仔細翻看梧華君的前世,才猛然回過神來,匆匆跑到伯陽處。

隻見他勸說道:“伯陽,論理我不該徇私助你,隻因我欠你一世恩情,特來此告訴。你和這華君大夫前世頗有因緣。他此時還了你的恩情要去,你便隻管往他初始之地尋他。若尋到了他切勿提他這世的姓名,隻說軒轅上將尋他要緊,讓他不許往西方去,也不可來我地府。他便是來了,我也不讓他入冥府半步,隻等你來帶他走,還魂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