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榮華路(2 / 3)

但願經常得到這樣的注目,在餘生。

她是這樣想的,別的,還不需要深思。

程詢輕咳一聲,讓自己回神,將真假參半的言語溫聲講給她聽:“置身林中,我就是那般心緒:如鄉愁,又像離殤。沒道理可講的事,就像是對故人臨行前的所思所想感同身受。畫完這幅圖,離殤與寂寥之情才慢慢消散。”

“真的?”怡君纖濃的長睫忽閃一下,秀眉微揚,驚訝又好奇。

“真的。”程詢頷首,接下來要說的是實話,便看著她,認真地道,“畫河流、紅葉的時候,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些趣事,筆觸便輕快一些。”

怡君看得出,今日他沒有半點拖延、回避的意思,切實歡喜起來,似有熏風拂過心頭。“明白了幾分。”她由衷道,“這樣的經曆,著實惹人羨慕,尋常人求也求不來。”

程詢牽了牽唇,“作畫終究還是要勤學苦練。”

“的確。”怡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像我這種沒功底可談的人,怎樣的奇遇,也改不了手中畫筆的拙劣,畫不出的。”

“我帶小廝送畫過來的時候,無意間看了你的功課。”程詢指一指東麵書案上放著的一疊畫紙,“你功底不弱,筆法有靈氣,再過三二年,定能有所成。”

被欽佩的畫技精絕的人誇獎了,怡君反倒有些不安,“隻盼著不是過於蠢笨,不辜負先生的苦心教導、解元今日的吉言。”

她不懼是非,獨獨怕人誇。“心裏是真高興,但又怕人是在說反話戲弄,更怕辜負了在意的親友當下的期許。”她跟他說過,“所以我不藏拙,藏的是擅長的。深宅中閨秀會的越少,麻煩就越少。如果按捺不住,當眾出風頭,那一定是遇到了不可錯失的人。”

念及這些,程詢想一想,道:“我自幼苦練過的,是水墨、花鳥,存著不少值得反複臨摹的畫作,自己近日拿得出手的,也有一些。我讓小廝慢慢找出來,陸續送到葉先生手裏。橫豎用不著了,不如讓用得到的人保管。”

她不會推辭。那一刻的凝眸相望之後,很多事不用說透,她就明白。

怡君誠摯地道謝。

她沒推辭。那一刻的凝眸相望之後,有些話不需他點破,她就懂得——他是為她好,才會安排一些事。那意味的是什麼,等到明年,她再麵對也不遲。

隨後,怡君想到耽擱的時間不短了,再望一眼楓林圖,行禮道辭。

程詢笑著頷首,與她一起走到門外,目送她遠去。百般不舍,都在心中。

.

程夫人親自送走葉先生和廖碧君,回到東次間,坐到臨窗的大炕上,啜了一口茶,若有所思。

外院的事,隻要程清遠點頭同意,她就不便直言詢問,不能損了宗婦賢良淑德的麵目。換在以前,她根本不會在意,但是這一次不同。

最近幾日的事情,看起來都是水到渠成,但到眼下,已經有兩名閨秀每日來程府學堂,日後還會有別家閨秀前來。

長子經手的事情,隻要關乎閨秀,她都會格外留意些。

要知道,不少官家子弟十五六就成親了,到長子這年紀,孫兒孫女都會跑了。她倒黴,嫁到了功名最重、子嗣其次的程家,在一些場合,總被人善意或歹心地打趣幾句。

考中解元,已經是得了功名,偏生程清遠這廝混帳,要長子更上一層樓,說什麼女色誤人,要到明年會試、殿試之後再張羅婚事。夫為妻綱,她不能出言反對,但是可以提前物色長媳人選。

之前,她以辨不出一架斷了弦的古琴的真偽為由,請了葉先生來幫忙鑒別,敘談間,得知廖大小姐擅音律,能換弦、調琴,算是正中下懷,忙喚紅翡找出備用的琴弦,請廖大小姐過來幫忙。

那孩子樣貌冶豔,性子單純。

單純沒什麼不好,隻是少不得要人哄著、讓著。長子是她疼著寵著長大的孩子,單是想一想他對哪個女子彎腰討好,她就受不了。

這還在其次。

最主要的是,程家宗婦,必須得是有城府、識大體、明事理的女子。不然,長子會被家事拖累。

廖大小姐肯定不行。不管怎麼想,長子跟她都是兩路人,誰撮合都撮合不成。

得出最終的結論後,程夫人心寬不少,轉念又想,要再想些由頭,見見廖二小姐和日後登門的閨秀。

說不定,能夠遇到合心意的長媳人選。

.

書房中,程祿站在程詢麵前,稟道:“盯著商陸的人方才傳信,他去了一趟多寶齋,取了一對兒定做的女子佩戴的寶石銀簪。他在京城舉目無親,來往的友人之中也無女子。更何況,簪子在這年月,多為定情信物。”言下之意,很明顯了。

商陸與廖碧君,應該已經結緣。廖碧君對商陸的情分,到了哪種地步?要是已經走至死心塌地非商陸不嫁的地步,他出手阻撓的話,若稍有差錯,就會鬧得和前世一樣,早晚出人命,惹得怡君難以釋懷。

此事,得找個明智的人幫忙斡旋。程詢抬手摸了摸下巴,斂目沉思。

阿初與一名護衛落後一段跟隨,其餘的人則留在門內不動。

怡君展目四望,見馬廄建在馬場北側,南側的倒座房有仆人進出,東西兩麵有樹林,餘下的空間是已荒蕪的草地,以圍欄圈起。

程詢語聲溫煦:“程祿的父親是程府的老人兒,亦是相馬的好手,為此,我出銀錢建了這馬場。有幾年了。”

“以前竟從沒聽說過。”怡君撫了撫坐騎的鬃毛,“前兩年,我和姐姐學騎馬的時候,家父派人專程去山東買回兩匹馬。眼下看來,是舍近求遠了。”她側頭看著他,“這馬場,是不是隻與熟人做生意?”

“算是吧。”程詢道,“來這裏看馬的人,多為親朋。馬有靈性,不是熟人的話,擔心它們得不到善待。”

“所慮在理。”怡君道,“畢竟,有的門第用清一色的寶馬拉車。”

程詢莞爾。

聽得颯遝的馬蹄聲,怡君轉頭望去。

和暖日光下,生龍活虎的一群馬離開馬廄,撒著歡兒地奔跑在黃葉微搖的草地上。

冬日的蕭瑟,便這樣鮮活、靈動起來。

她帶住韁繩,跳下馬。

程詢笑一笑,隨之下馬,站到她身側。

一匹小馬駒很快得到怡君的矚目、凝望。隻幾個月大的小馬,通身棗紅,在陽光下泛著晶瑩的光,神采飛揚地跑在一匹棗紅色駿馬身側——那必是它的母親,一大一小渾似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

偶爾,小馬駒會側轉頭,飛快地仰臉看一看母親,湊得更近。它的母親亦時不時地側頭看它一眼。

“真可愛。”怡君由衷地道。

程詢轉頭看著她。

她穿著深藍色道袍,長發利落地用銀簪綰起,再無別的首飾,卻襯得麵色更加白皙,眉宇更為精致昳麗。

她的睫毛被暖陽鍍上細碎光芒,唇角愉悅的上揚,唇畔的小坑若隱若現。

她轉頭,認真地看住他,“我要畫這對母子。”

“好。”程詢毫不猶豫地頷首一笑。

怡君又轉頭望著那對母子,凝眸觀察,讓最觸動自己的一幕在腦海定格,刻畫出鮮明的痕跡。

最好的畫作之一,便是過濾周遭一切,完全呈現打動自己的事物在當時的樣子。不需擔心布局。能打動人的景象,布局渾然天成,隻看你有沒有領略。

駿馬結伴奔跑了好一陣子,慢慢分散開來,悠然漫步、嬉戲,或是尋找可食的草木。

程詢這才出聲相邀,牽著坐騎帶她去看留在馬廄裏的那些馬兒。

馬廄建蓋得很精致,空間夠寬敞,收拾得很整潔。

有幾匹馬是程詢隻要過來就親自照看的,它們亦對他很親昵:看他留在別處時,便略顯煩躁地來回踱步、打響鼻,待他到了近前,便湊過去輕輕地拱他的手、肩,淘氣些的,索性拱著門欄撒嬌,要走出自己的房間。

那一雙雙眼睛,美麗、單純。

程詢撫著馬的背、頭,語聲柔和地跟它們說著話。

怡君站在一旁,聽著他的言語,看著他修長潔淨的手,末了,看住他俊朗的容顏。

他對這些馬,就像是對待友人、孩童一般,溫馴的會誇讚“好孩子”,淘氣的會笑罵“混小子”。

這般的世家貴公子,是她所不曾看過、不曾想象的。

可是,真好。

“每個月逢二、逢七的六天,下午我都會來這裏。”原路返回大門時,程詢漫不經心地說。

怡君哦了一聲。

程詢指一指倒座房居中的房間,“那裏是我的畫室,隻要得空就會畫馬。”停一停道,“我最愛畫的是馬,但總覺著畫得不夠好。此刻之前,除了你,隻我自己知曉。”

怡君微微揚眉,心頭起了漣漪,“為何告訴我?”

“不該告訴你麼?”他笑笑地反問。

應該。她在心裏答,麵上不自覺地笑了。

程詢話鋒一轉,“得空就來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