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社會階層的形成密切相關的是經濟差別的形成。貧富懸殊比比皆是。特權階級窮奢極侈,城鄉廣大勞動者則貧困悲慘。下麵這段話,選自公元1世紀中國漢代的一篇散文,它是當時古典文明國家中廣大農民貧困處境的典型而又真實的寫照:

▃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賭客偶然遇見一位正在除草的農夫,隻見他頭戴草帽,手拿一把鋤頭,臉膛黑黝黝的,手腳布滿了老繭,皮膚粗糙如樹皮,雙腳笨拙象熊掌,蹲在田裏,汗水淋淋滴在泥土上。賭客便對他說:“炎暑盛夏,你卻在耕田種地,瞧你背後滿身汗堿。你雙腿象燒焦的樹樁,皮膚猶如皮革,就是鞋錐也戳不進;你步履蹣跚,腿腳畸形且疼痛。說你是樹木,你的身體和四肢卻能動,說你是禽獸,你分明生就一張人臉。生來如此卑賤,真是命苦啊!”

我們不妨將人民大眾這種艱難貧困的生活,與下文中所描寫的富人的優裕生活作一番比較,此文根據漢代一份資料改編而成:

富貴人家住著高樓,房屋梁椽交錯,梁椽經過精雕細刻,外表裝飾富麗堂皇。……內室寢床選用頭等木材精製而成;華美繡幅懸掛窗前;片片屏風相互交搭,以保幽靜。質地優良的綾羅綢緞大批充斥富人家庭。……顯貴階層身著上等狐裘、鼠裘和野鴨絨羽衣。……宴筵中常有一道道燒肉、魚片、小羊肉、鵪鶉、柑桔以及泡菜等各類美味佳肴。……

自然,那些富貴人家還需要適當的交通工具,來往於長安城(漢朝首都)的各條街道。隻見街上停放著一排排馬車,銀閃閃、金燦燦,配有各類器具。馬匹收拾得整潔幹淨,蹄上釘著蹄鐵,身上備有馬鞍,懸掛著珠寶,並由鍍金或上漆的嚼子以及金色或鑲嵌的韁繩予以控製。……除這些奢侈品外,還應記住飼養馬匹所需的相當大的費用:一匹馬所吃的穀物,相當於一個普通人家六口人的口糧。

富人們還有許多娛樂:他們常以觀看動物、鬥虎和異國伎人的表演自娛。演奏不再限於民間節日這樣的特殊場合,樂曲和舞蹈也比過去更加精彩。富人家這時還擁有配備鈴鼓的五人樂隊和家庭歌唱隊。……

在各文明中,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水準,必然意味著兩種迥然不同的文化。隨著古代文明的到來,鄉村的低俗文化和城市的學校、廟宇及宮廷的高雅文化,取代了新石器時代的同一的文化(見第六章第一節)。古典文明時期,文化上的分歧仍在繼續,這時,歐亞大陸所有高雅文化的核心是那些“聖書”伊朗《亞吠陀》經解合刊、印度的《吠陀》、佛經、中國的諸子經典,以及基督教的《舊約新約全書》。由於這些經文是知識的基礎,因此它們統治著教育,而這種教育往往帶有死記硬背和一味墨守成規的特點。中國的考試、印度的辯論、希伯來人和基督教的師生對話,都是用來測驗學生對某一指定的知識體係的掌握程度。

這些聖書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