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古典文明的終結

全文字更新,TXT下載,盡在 小說騎士 http://www.xs74.com/ 總而言之,侵略給盛極之後停滯不前、似乎注定消亡的文化以致命的打擊。這使我們聯想起當今世界殘酷的轟炸,它摧毀了搖搖欲墜的古老建築,正因如此,我們才有可能重新建起更為現代化的城市。羅伯特洛佩斯

古典時期,偉大的希臘、羅馬、印度和中國文明,在歐亞核心區後統治地位。然而,邊遠地區的遊牧民,最終踐踏了這些文明,從而根本改變了世界曆史的進程。在這些帝國貌似堅固的外衣下,潛伏著必將導致衰微和最終崩潰的禍根。技術停滯不前,生產力受阻,使古典文明在3至6世紀遭到蠻族的猛烈衝擊。

遊牧民的入侵所造成的影響因地而異。中國北部和印度北部雖遭蹂躪,但仍保持了各自獨特的文明;中國南方和印度南方,因與遊牧民族相距遙遠而幸免於難;拜占廷和波斯帝國勢力強大,足以擊退侵略者;而西方卻長期屢遭日耳曼人、匈奴人、穆斯林、馬劄爾人和維金人的侵略,因此,其舊秩序遭到破壞的程度,比歐亞大陸其他地區遠為嚴重。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這種破壞,成為西方在近代走在世界前列的基本原因。因為在舊文明的廢墟中,能產生出一種嶄新的文明,一種更能適應變化中的世界的需求的文明。本章將敘述古典文明的意義及其衰落,闡明西方開始走向世界統治地位的情況和原因。

一、古典文明的曆史意義

明確地說,古典文明同上古文明一樣,都是建立在階級分化的基礎上。歸根到底,它們都依賴於農民群眾的勞動,正是農民群眾的勞動,提供了維持統治者生存的剩餘產品。

歐亞大陸各文明地區,盡管在細節上彼此不同,但總的社會結構還是相似的。社會的頂層是統治一切的國王和皇帝。下一層是貴族和高級官吏古羅馬的元老院議員、伊朗的武士貴族、印度的王子和中國的諸侯和大臣;另一特權階層是祭司集團,如:印度的婆羅門、伊朗的教增、基督教教士以及儒家世俗文人。再下一層是遍及各地、從事製造業、采礦業、批發零售貿易、交通運輸及施放高利貸的貿易者和商人。而在這座金字塔的最底層,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業勞動者和手工業者,他們中間有些是自由民,其餘都是農奴或奴隸,兩者間的比例隨地區和時代的不同而變化。

在這一般模式中,希臘最初是個例外,它由各小城邦組成,沒有通過選舉產生的地方行政官和以市民大會及議會為基礎的政府。希羅多德把這些共和製城邦和同時代的波斯帝國作了鮮明的對照,後者由專製君主統治,下設地方總督管轄各行省。然而,希臘的這一例外是短暫的。的確,澤爾士未能征服希臘,亞曆山大卻征服了波斯。但這並不意味著希臘城邦的勝利,因為亞曆山大及其繼承者采用了波斯專製統治的方式、方法和製度。同樣,在羅馬,專製君主取代了共和派,他們通過希臘化王國,以波斯和埃及為模式,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帝國官僚機構。君士坦丁時期,羅馬帝國與其說象伯裏克利的雅典或西塞羅的羅馬,不如說更象波斯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