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拆遷計劃(1 / 2)

今年依舊是個熱年,剛剛六月南方便已經有氣溫達到三十四五度的地方。

YQ也很炎熱,雖然沒到三十四五度,但距離三十度卻也已經不遠了。雖然這麼長時間以來,李建已經逐漸適應了南方的高溫,但卻還是恨不得天天躲在鋪滿空調的房間裏。

不過,這顯然隻能成為一種奢望。各店麵及公司的總部都在裝修的關係,整個樂康集團的高層幾乎全都成天圍著自己的公司及總部轉,樂康集團因此近乎停擺,什麼事情也都得李建親自過問。

集團裏麵的實際上還是小事,雖然各個崗位的總經理,副總都已經不在。但機要秘書卻還是在的,所以李建也不用全都事事親為,反正出事也可以賴在秘書們身上。問題是對外的很多事情。

比如哪家公司開業,那位官員娶媳婦之類的,之前這些事情都有董事長秘書,也就是陳麗她們負責。不過,現在三位秘書都沒時間,自然也就得全部由李建親自過問。而且也得他親自參加。雖然就算隨便派個秘書科的也沒什麼問題。但那些普通秘書可是沒辦法談合同的。

李建手下都是服務行業,有什麼合同可談的嗎?當然有了,酒水,食品,這些附加的消費品的進價都是要歎的,對方少要一塊錢,李建就能多的一塊錢。

而且,跟某些公司或者企業來個內部打折活動也可以多拉很多客戶。

最主要的自然還是明星們的代言。對於明星及演藝公司來講,演出雖然賺錢。但卻隻是小頭,真正大頭實際上是代言費用,要是拉不到足夠的代言,演藝公司可就要開賠了。首期明星們已經到了收年費的時候。李建可不希望從樂康的收益中給她們繳年費。

六月和七月李建自己都不曉得自己是怎麼頂下來的。雖然每天一睜眼就是一大堆的煩心事,但他終於還是頂過來了。

八月初的時候,整個樂康商業區全部改建完畢。各大店麵全國總店裝修完畢,開始進入運營階段。各公司也都裝修完畢,開始紛紛將物品移動到新的公司大樓。至於那些高層,有沒有人住不清楚,反正是老早就都賣出去了。

說起來,在房屋最開始進行銷售的時候,還有人散播謠言說樂康集團蓋的樓有問題,所以賣那麼便宜,最可笑的並非謠言的出現,而是竟然還有人相信了。對於謠言李建從來都未曾理睬過。

到不是相信謠言止於智者,而是李建對外房屋很快就賣光了,自然也就沒必要在乎謠言的傳播餓了。

眼看著一期賣那麼快,李建就把二期的房子也都提前售出了。總共為李建提供了二十多億的收入。一部分是賣房賺的,一部分是裝修賺的。當然,即使如此也就跟之前的補償款持平。李建就是相當於賺了國家一筆錢而已。

不過,這幾個小區都歸李建管理。所以今後還可以每年都收取一部分的管理費。雖然每家都隻收十幾塊,合起來也不過才百來萬,但也是一筆固定收入。

經過李建一段時間的工作,那六十家釘子戶有一半沒頂住最終選擇搬遷。

但還是有三十棟存在釘子戶,李建也如同之前的計劃一樣,留下這三十棟沒有拆。不過,已經簽過合同的住戶卻全都按照拆遷補償條例移居到新家去了。

當然,就跟之前一樣,所有沒拆遷的釘子戶的家人及自己被全部開除。孩子雖然也被開除了,但李建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卻恢複了他們的學業。

畢竟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不能因為他們父親而失去學習的機會。但他們父母卻隻能領低保度日了。

隨著張雅一期拆遷計劃接近尾聲,二期拆遷計劃也開始隨之啟動。這次拆遷目標數量跟之前是一樣的,隻不過距離樂康集團略微遠了一點。二期結束之後自然是三期。不過,二期和三期拆遷的樓盤最終很大一片將不會在蓋樓,而是蓋些影院,廣場之類的建築。

全區共有人口五十多萬,戶籍十餘萬,加上流動人口也不過才二十來萬戶。李建蓋的一棟樓就能裝下一千戶,三百棟下來就都裝滿了。之所以要在拆三百棟主要目的實際上是為了提升全區人均住房麵積,同時也讓所有都能住上高層。順便在賺一點錢以便促進區域內消費。

一切樓盤及建築群的具體規劃這回都將由區政府製定,李建隻負責拆遷和修建。當然,不建造住宅的拆遷項目政府也不會白讓李建做的。更何況張雅本身就算是自己人,更不可能讓李建吃虧。

在修建完利民設施之後,能賣的由樂康集團出售,不能賣的則折價由政府出錢進行購買,算是政府請樂康集團修建的。除此之外,張雅還給了他一些減免稅收的政策以資鼓勵。

二期開始的時候,李建也就沒像一期那麼忙了,此時各店麵的總部及公司都已經裝潢結束。MM們開始幫著李建分擔工作,他也終於有時間可以清閑一會。

這人一閑下來就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李建也是如此。眼見女孩們把李建已經給"架空"了。李建休了兩天便打算給自己找點事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