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房改(1 / 2)

張雅這次叫李建來,除了做些愛愛的事情之外。主要講的便是有關這次房改的事情。國內因為沒有百姓投票的製度。所以官員任命看的主要是政績。當然,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便是走後門。不過,走後門的人會升。有能力的人一樣會升。需要人送錢。也得需要人幹活不是。

有門路的,隨便做做就能上去。扶個老太太過馬路也算是維護社會河蟹。而像張雅這種門路比較窄的,自然就得想辦法多做些業績上去。雖然她父親背後是副省長。而且說不定很快就能轉為正職。但背後是副省長的官員可不是就隻有張雅她父親一個。

而她父親在省長眼中也不過就是個小角色。每個城市都有一名市長和七八名副市長。一個小城市的副市長自然不會被一個省長放在眼裏。即便對方隻是副的。

所以,張雅主要靠的就隻能是自己了。好不容易把自己調到省會。這次又遇到房改的事情。自然要好好表現一下。她在區長的位置上多少也做了一年。隻要明年能夠好好表現。成為副市長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從副市長提到正市長可就沒那麼容易了。至少,憑借李建現如今的本事是不可能讓她那麼快就升起來。所以,升副市自然是越早越好。

不過,單憑她自己的本事想要把房改做好。那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這裏麵牽扯了很多利益關係。國家利益,商家利益,百姓利益。因房改升起來的人不再少數。而因房改被降職,革職,坐牢,甚至是槍斃的領導也不在少數。隻是為了河蟹。從來不報而已。

在國內,從古至今,無論哪個年代,哪個時候。百姓鬧事,隻要超過千人就不可能問責百姓。在古代便是一村鬧事,村長斬首,一縣鬧事,縣長斬首,一州鬧事,刺史斬首。現在雖然沒那麼嚴重。但當官的被革職也是必然的。

張雅剛到XG,人生地不熟不說。麵對房改,百姓希望得到福利,商人希望得到福利。國家又沒那麼多錢。她自然隻能找大商人幫滿了。而李建自然是最好的人選。

實際上,這也並非是李建白拿錢。房改曆來都是商人賺錢的好機會。問題是看你怎麼賺。李建雖然沒經曆過房改。但卻曾經也在心裏想過各種各樣的辦法。這次正好可以實施出來。

“我希望能夠把XG建設的更好一些。不僅僅是為了升職,更重要的,也是我身為區長責任。這次房改的事情就交給你了。錢要賺。但也請不要讓我失望。”

隨後,張雅也沒在乎這裏就是自己的辦公室。跟著李建直接愛愛起來。

離開區政府的時候,李建手裏還拿著張雅交給他的,這次房改一期計劃地。房改曆來都是能改的越多越好。不過,你同時把所有地方都改了。老百姓也就沒地方住了。

所以,相關部分會進行圈地。選擇一期,二期,三期什麼的。通常情況下,隻要不是大規模房改。一期結束也就沒二期什麼事了。所以,這圈地自然要圈明白了。

通常有三種可能,一是找最好欺負的圈。貪官想要靠房改賺上一筆。便會找最好欺負的一個地方人圈。通常什麼福利都沒有。完全就是強扒強拆。然後國家給的專項資金以及後期房款都會落到那些領導手中。

第二則是找最窮的地方拆,通常清官貪官各占一半。清官希望通過這個辦法來提升城市形象,而貪官則是在貪錢的同時提升城市形象。第三則是選擇有背景或者關係親近的人拆。

把拆遷條件設的很高。然後故意把有背景的人或者跟自己關係親近的人囊括進去。以便達到收買或者自我獲得拆遷款的目的。當然也是貪官的選擇之一。

張雅自然不是貪官。因為她的錢都來自李建。也不需要她做那種挪用公款的事情。但她選擇的還是第三種。她的一期把樂康集團極其四周都給圈進去了。

打著為百姓謀求福利的旗號。合夥樂康集團對其周圍一片商業街進行整改。國家出一部分錢,李建自己出一部分錢。將四周的地段都買下來。隨後由李建按照要求對此地進行房改。

樂康集團四周的房子說新不新。但說老也不算老。勉勉強強也算是符合拆遷要求。不過,最終是否符合就要看李建能做到什麼程度了。他要是靠著國家的錢把附近地段買下來就不動。那張雅肯定是下定了。不過,李建第一不可能那麼傻。第二也不可能那麼做。

回去之後,這件事他並沒有親自動手。而是交給姚洗。他則在幕後關注。畢竟他對這些事情也不是很熟悉。而姚洗手下有大量的工人。正好可以利用這些人手來拆樓和蓋樓。

張雅覺得樂康集團如今發展的勢頭非常良好。但隻有一個樂康大廈顯然也有些小家子氣了。所以打算把附近變成樂康建築群。因此才會把樂康極其周圍的地給圈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