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生存,即人在住宿無著的山野叢林中求生。深入敵後的特種部隊、偵察兵和空降兵、海軍陸戰隊,以及在戰鬥中與部隊失去聯係的戰士和失事的空勤人員,在孤立無援的敵後或生疏的荒野叢林和孤島上,在儀器斷絕的情況下,更需要野外自下而上的本領。
軍人在沒有地形圖和指北針等製式器材的情況下,要掌握一些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的方法。
利用太陽判定方位非常簡單
可以用一根標杆(直杆),使其與地麵垂直,把一塊石子放在標杆影子的頂點a處;約10分鍾後,當標杆影子的頂點移動到b處時,再放一塊石子。將a、b兩點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直線的指向就是東西方向。與ab連線垂直的方向則是南北方向,若在北半球,則向太陽的一端是南方,反之則是北方。
夜間天氣晴朗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北極星判定方向。尋找北極星首先要找到大熊星座(即我們人稱的北鬥星)。該星座由七顆星組成,開頭就像一把勺子一樣。當找到北鬥星後,沿著勺邊a、b兩顆星的連線,向勺口方向延伸約為a、b兩星間隔的5倍處一顆較明亮的星就是北極星。
利用地物特征判定方位是一種補助方法。使用時,應根據不同情況靈活運用。獨立樹通常南麵枝葉茂盛,樹皮光滑。樹樁上的年輪線通常是南麵稀、北麵密。農村的房屋門窗和廟宇的正門通常朝南開。建築物、土堆、田埂、高地的積雪通常是南麵融化的快,北麵融化的慢。大岩石、土堆、大樹南麵草木茂密,而北則易生青苔。
在野外迷失方向時,切勿驚慌失措,而是要立即停下來,總冷靜地回憶一下所走過的道路,想辦法按一切可能利用的標誌重新製定方向,然後再尋找道路。最可靠的方法是“迷途知返“,退回於原出發地。
在山地迷失方向後,應先登高遠望,判斷應該向什麼方向走。通常應朝地勢低的方向走,這樣容易碰到水源、順河而行最為保險,這一點在森林中尤中為重要。因為道路、居民點常常是濱水臨河而築的。
如果遇到岔路口,道路多而令人無所適從時,首先要明確要去的方向,然後選擇正確的道路。若幾條道路的方向大致相同,無法判定,則應先走中間那條路,這樣可以左右逢源,即便走錯了路,也不會偏差太遠。
穿越複雜地形
在山地行進,為避免迷失方向,節省體力,提高行進速度,應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沒有道路,可選擇在縱向的山梁、山脊、山腰、河流小溪邊緣,以及樹高林稀、空隙大、草叢低疏的地形上行進。要力求走梁不走溝,走縱不走橫。
行進時,能大步走就不小步走。這樣幾十公裏下來,可以少許多步。疲勞時,應用放鬆的慢步來休息,而不停下來。攀登岩石時,應對岩石進行細致的觀察,慎重地識別岩石的質量和風化程度,確定攀登的方向和路線。
攀登岩石的基本方法是“三點固定“法,即兩手一腳或兩腳一手固定後再移動剩餘的一腳或一手,使身體重心上移。手腳要很好地配合,避免兩點同時移動,一定要穩、輕、快,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距離和最穩固的支點,不要跨大步和抓、蹬過遠的點。
攀登30度以下的山坡可沿直線上升。攀登時,身體稍向前傾,全腳掌著地,兩膝彎曲,兩腳呈外“八字形“,邁步不要過大過快。坡度大於30度時,一般采取“之“字形攀登路線。攀登時,腿微曲,上體前傾,內側腳尖向前,全腳掌著地,外側腳尖稍向外撇。在行進中不小心滑倒時,應立即麵向山坡,張開兩臂但直兩腿,腳尖翹起,使身體盡量上移,以減低滑行的速度。這樣,就可設法在滑行中尋找攀引和支撐物。千萬不要麵朝外坐,因為那樣不但會滑得更快,而且在較陡的斜坡上還容易翻滾。
河流是山區和平原地區經常遇到障礙。遇到河流不要草率入水,要仔細地觀察之後再確定渡河的地點和方法。山區河流通常水流湍急,水溫低,河床坎坷不平。涉渡時,為了保持身體平衡,應當用一根午子支撐在水的上遊方向,或者手執重達15~20公斤石頭。集體涉渡時,可三人或四人一排,彼此環抱肩部,身體最強壯的位於上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