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畢竟是一國之君,很快便鎮定下來了,他說道:“你既然是我兄長的兒子,那我就鬥膽喚你一聲侄兒了,棄疾侄兒,當年二聖被金狗所擄,我當時不在京城,我日夜兼程趕到開封,卻終歸晚了一步,父親和兄長被擄去,我何嚐不是悲痛欲絕,終日以淚洗麵啊!後來逃出來的大臣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的理由來勸我,我實在無法推辭這才勉為其難地當上這個帝位的啊!我沒有一天不是想著二聖能夠早日回來主持大局啊!無奈我提出任何條件,他們都不肯釋放二聖!”說著說著居然還流出了眼淚。
“是啊是啊,棄疾兄弟,父皇沒有一天不是為了二聖的事憂愁的!”趙昚也插嘴說道。
辛棄疾冷冷看著他們父子倆的假仁假義,心中更為厭惡,說道:“無論怎樣,你把國家治理得亂七八糟,朝綱散漫,百姓苦不堪言,你萬死莫贖!”宋高宗長歎一聲道:“家將不家,國將不國,奸臣亂政,我實在愧對國家,愧對百姓,愧對二聖。”
“這樣說來,你是願意把皇位讓給我了?”辛棄疾喜道。“宋高宗沉默。哪有人願意將皇位拱手相讓的?
辛棄疾看著眼前這個當今皇上,一國之君,他的頭發已經花白,臉上皺紋重重,身子瘦弱,除去皇帝這個身份,他也隻不過是個風燭殘年的老人而已,正如現在的宋室江山,也如他一般,處於風雨飄搖當中,隨時有可能轟然倒塌。這個國家需要年輕的領導者,需要新的活力,而自己,真的合適當這個皇帝麼?
誠然,自己滿腹經綸濟世之才,但自己俗務纏身,去金國救出祖父和父親,還有尋找治愈身體先天頑疾的靈藥,找到爺爺和兩個哥哥……等等等等還有很多事情自己要去做,況且當皇帝需要學會很多儀式、很多宮廷禮數,而自己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若是天天困在皇宮,那還不悶死!
忽然間看到站在一邊的趙昚,忽然間計上心頭,一個扭轉國家命途的大計清晰地出現在腦海裏。
他對趙構說道:“你老了,該退位了,其實我也並非一定要做這個皇帝不可,”說到此處,看看宋高宗,隻見他眼前一亮,他繼續說道:“你就把皇位傳給眘兄吧,他年紀輕,有魄力,精力旺盛,我也會輔助他治理國家的。你看這樣好不好?”宋高宗不動聲色地說道:“這事還得問問眾大臣的意思方可決斷。”
辛棄疾眉頭一皺,怒道:“如今奸臣把持朝政,我還想把他們一網打盡呢,你想問,到陰間去問他們吧!”宋高宗聽到這話冷不忙全身一震。連忙道:“那便依你意思做便是。不過眘兒從未接觸過國家大事,恐怕還沒有那麼快能夠執掌朝政,我提議先給他三年適應期,三年之後等他完全執掌了朝政後再舉行登基大禮這樣可好?”
辛棄疾點點頭道:“你說的不無道理,那就就這樣辦吧,不過你們所有大事決策,算得經過我的決斷方可執行。”“這個當然了!”宋高宗回答道。
於是,宋高宗便逐步將國家朝政轉到趙昚手中,被迫聽從辛棄疾的建議,清理朝政毒瘤,將諸如張子顏等奸臣一概抄家問斬,張興霸這個障礙消除後,辛阿三也得以與春花結成良緣,原左都侍郎楊榮無罪釋放,更是加官進爵,一時間朝政清明,百姓生活越來越好,而辛棄疾也讓趙昚整頓兵馬,儲備糧草,以防金人大舉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