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辛棄疾輔助趙昚處理政務,清除亂臣賊子,恢複朝政清明,眼看著腐朽不堪的宋室一步步好轉起來,辛棄疾心中大感欣慰,他滿腹才學,親自起草眾多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法令,由趙昚頒發,並且廢除各種苛捐雜稅,大赦天下,一時間舉國同慶,百姓歌功頌德,都說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愛民如子。辛棄疾雖然在幕後操縱,但他絲毫不想爭功,隻要國家能夠富強興旺,百姓能夠過上好日子,他個人的榮譽得失又算得上什麼呢?
如此過了一個多月,辛棄疾見到此間大事已了,便向趙昚交代好諸多治國安邦的良策,然後便準備啟程去金國營救二聖,二聖被金人禁錮幾十年,想必受盡苦楚,恐怕早已失去了雄心壯誌了,能夠僥幸逃出金人魔爪已屬萬幸,應該不會再為皇位之事與趙構發生矛盾了吧。
這一天,辛棄疾準備妥當,準備出發金國。前不久爺爺辛讚又令辛武從關外帶來消息,說已經探聽到二聖被金人囚禁在遼東極北苦寒之地的五國城,也不知道辛武是怎麼找到自己的,辛棄疾住在趙昚安排的一戶大宅子裏麵,這一天辛武悄然而至,兩兄弟緊緊抱在一起,辛棄疾問辛武是怎麼找到他的,辛武神秘地笑了笑,並不回答,辛棄疾又問他們爺孫三人別後情形,辛武同樣諱莫如深,說一切見到爺爺再慢慢說都不晚,現在趕緊啟程為妙。辛棄疾見他不願意多說,也不急著問,等到見到爺爺一切便會清楚,於是偕同辛武一起出發前往金國。
兩人一路上饑餐渴飲,曉行夜宿,避開大路,繞過金國重鎮,專走荒山野嶺,因此一路上倒也平安。這一天兩人來到山海關。辛棄疾和辛武登上山海關,辛棄疾是第一次來山海關,一切都覺得新鮮,他走上隘口,極目遠眺,隻見八百裏長城蜿蜒曲折,遠遠地延伸出去,似乎直到天邊,它將大漠草原和中原大地分隔開來,辛棄疾感歎道:“萬裏長城好,隻是連累了多少百姓,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這才建起來的國之屏障。其實一個國家若是足夠強大,又何必依靠區區的屏障來守住江山,正所謂內憂外患,一個國家衰落,即使沒有外憂,也難以在內患中錯過下來。反之一個強盛的國家,區區北方胡虜,又何足道哉?敢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辛武走過來說道:“三弟,我們走吧,時候不走了,晚了恐怕找不到客棧投宿。”辛棄疾點點頭,跟著辛武走下山海關,忽然間聽到前邊一陣兵器撞擊的聲音,接著又聽到有人喝罵的聲音,兩人頗覺奇怪,連忙朝著聲音發出的地方走過去。
走到過去一看,隻見三名金兵圍著一個漢族男子在打鬥,這個男子殺得滿臉鮮血,刀法紊亂,身上已有多處傷口,但還在竭力死戰。再看地上,橫七豎八躺著十幾條屍體,有的穿著金兵服飾,有的漢族打扮。二人見到這樣,毫不猶豫,各挺兵器上前助戰,那名男子苦戰多時,身上受傷地方鮮血不斷地流,已知今日絕無生還可能,何曾想到天無絕人之路,竟然來了兩個幫手,頓時精神一振,怒吼著撲向一名金兵,那三名金兵原本便是靠著人多才與男子鬥上多時,如今對方陣營平添兩名生力軍,都不到一個回合,辛棄疾便將三名金兵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