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牧牛少年(1 / 2)

四十裏村,大唐國南方的一個小村莊,所謂的四十裏,倒不是說其方圓真的有四十裏,隻是因為它地方偏僻,距離最近的郡縣也有四十裏的腳程,人們說起來這裏都是“四十裏外那個村“,久而久之就演化成了人們口中的四十裏村。

村子坐落於青山綠水之間,雖然偏僻,卻也因此遠離了世俗的叨擾,多了幾分隻屬於鄉村的淳樸,村民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沒有那麼多想法,沒有那麼多期盼,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多欲望。

四月的季節,說不上冷,也自然沒有難熬的熱浪,輕微的風撫過大地,不長伴山林海浪,不留戀北漠南疆,吹到了東土大唐,吹向了四十裏村莊,在黃昏的夕陽下,轉了個彎兒,卷在村頭青山上,借著白雲倚伴,落在了此刻於這青山頂端,躺在那裏的一個牧牛少年身上。

“江草秋窮似秋半,十角吳牛放江岸。”

伸展著修長的四肢,少年吟著詩,享受著微風帶來的清涼,這裏沒有江岸,自然也不可能有江草,四月的天與秋窮更是沒有半點關係,其所吟的兩句詩與其說是借景抒情,不如說是因為他隻會這兩句,雖然他也想多學點,不過顯然生活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少年有些瘦弱,幹癟的身旁擱著一根放牛用的鞭子,穿著一身粗陋卻很幹淨的藍布衫,腰上別著一支簡陋笛子,一看就不是大戶人家的孩子。

烏黑的長發用繩子紮在腦後,稚氣未褪的臉看起來約莫十六七歲的樣子,裸露在衣衫外的皮膚因為常年在戶外的關係顯得頗為黝黑,但清澈的雙眼帶著一抹聰穎,而其臉上揚起的如同孩童般的笑容讓人很難相信他其實有著艱辛的命運。

雙臂枕著腦袋,少年慵懶地望著天空,湛藍的穹宇好似觸手可及,又好似遙不可言。

突然,少年突然眯起了雙眼,卻不是因為陽光有多麼刺眼,而是因為一樣東西好像飄落到了他的眼睛上。

一個起身,少年坐了起來,取出了眼中的物事仔細端詳。

這東西卻是一根奇怪的小草,頂端是三角形的裂片,裂片間生出小齒,上麵還有蛛絲狀白色柔毛。

“蒲公英!”

少年忍不住驚呼起來,剛剛因為眼睛進入異物的鬱悶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難以言喻的喜悅,這是他第一次見到真正的蒲公英,因為四十裏村是沒有蒲公英的,他也隻在小時候的畫冊上見過,娘親告訴過他,蒲公英在大唐國隻有東方存在。

“大唐國的東方啊!”

少年小心翼翼地捧著手中的蒲公英,好像怕嚇到它一般輕輕地問道:

“你是從那麼遠的地方來的嗎?”

蒲公英當然不會回答他,聳拉著腦袋好像從落下開始就沒了生機,少年沒有再問,隻是將手中蒲公英輕輕地埋在土裏,靈動的雙眼中充滿著期冀。

“這樣以後我們這裏也會有蒲公英的吧。”

將蒲公英埋好,少年從腰上抽出笛子吹了一吹,就帶著已經吃飽的黃牛離去,他沒有想到的是,一個有點不可思議的想法已經如同蒲公英般在他心裏慢慢萌芽。

……

“小川啊,你已經十七歲了吧。”

說話的是一個濃妝豔抹的中年女人,臉上的些許皺紋也不能完全遮蓋她年輕時的美貌,可是在那臉那顆胭脂水粉都無法掩飾的媒婆痣的映襯下,整張臉未免顯得略微刻薄。

“上個月剛滿的十六。”

被叫做“小川”的卻是放牛的那位少年,少年名叫江臨川,此刻他正紮起了袖子洗刷著碗筷,每次回答婦人問話時他都會放下手中的活,轉過頭來勉強擠出一點笑容。

“也差不多啦。”

婦人腆著笑臉,臉上沒有絲毫尷尬。

“都不早說,我們應該為你慶祝一下的,要不找個機會補償一下。”

“不用了,謝謝伯母。”

少年回過頭來勉強地維持著臉上的笑意,這樣的話不知道聽過多少回了,天真如他也早就已經不以為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