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招降(1 / 3)

京城的急報,那必定是跟阮小竹有關的了。

蕭珥豁然起身,大步走向伯叔,“伯叔,怎麼了,小竹那邊出事了?”

“不是小竹,你自己看看吧。”伯叔搖搖頭,把手中的信函遞給蕭珥。

知道不是小竹出事,蕭珥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他接過伯叔的信函,隨意地看了一眼,“難道是楚陽王府那邊……”蕭珥的聲音戛然而止。

那信函右上角的標誌明顯是大啟國之前的皇家印簽,老皇帝專用的。這是嵬州老皇帝的信函,自己已經很久沒看到了,怎麼伯叔說是京城急報呢?

蕭珥眉頭斂成一個深深的“川”字,緩緩地張開手中的信函。

伯叔從來不曾打誑語,他相信其中必定有什麼隱情,一切都等看完信函之後再說吧。

楚陽王蕭珥親啟,如吾見信……糊塗王鄭恒。

鄭恒是老皇帝的名諱,蕭珥是知道的,他幾時成了糊塗王,又怎麼會替阮珣寫下這封招降書?

“伯叔?”蕭珥看向伯叔,麵上不解。

以他對老皇帝的了解,他可不像是個會從嵬州那地方跑出去的人,除非他在京城中迎接他,否則他恐怕一輩子都會窩在嵬州過著自己窮奢極侈的生活。

怎麼可能跑去京城,還做一個糊塗王!

伯叔麵上有些訕訕的,“這個嘛,說來話長,這老皇帝,他就是不作不死啊!”

伯叔把老皇帝怎麼認識麗娘,然後又是怎麼在麗娘的慫恿下跑去京城,然後被袁忠全抓住,再然後被阮珣封為糊塗王的事情說了出來。

原來袁忠全把抓到老皇帝的事情跟阮珣說了之後,阮珣本是不予搭理,但是他想起老皇帝的身份,覺得他還有些利用價值。

就派人去嵬州把那些跟隨老皇帝的貪官昏官抓了起來,告訴他們,隻有兩條路走,要麼死,要麼聽話。

這群貪官昏官別的都不怕,就是怕死啊。他們在嵬州跟著老皇帝醉生夢死的,但多少聽說了一些阮珣的手段,和如今新啟國的威望,便都點頭如蒜地答應,就怕答應地慢了腦袋掉地上了。

阮珣要這群貪官昏官做什麼呢?

他要這群貪官昏官演一場戲,演一場讓老皇帝憋屈卻沒處發泄的投降戲。

天下皆知,這老皇帝不是個好東西,到哪裏都不忘盤剝百姓,對政務一竅不通,民怨升天,怨聲載道。

他帶著三萬殘兵縮在嵬州不到一年,卻是幹了不少的壞事,嵬州老百姓對他是恨入骨髓,但也毫無辦法,誰讓阮珣不打過來呢?

不打過來,老皇帝就還是老皇帝,嵬州就還是大啟國的國土。

可若是老皇帝的部下抓著老皇帝去向阮珣投誠呢?那這就等於整個大啟國向新啟國表誠意,要成為新啟國的一份子了。

老皇帝身上汙點多地能說上三天三夜,隨便抓一點出來說都能讓他永遠翻不了身。貪官昏官們還有了個鏟除昏君,投靠明君的美名,這可是件美差啊。

尤其是聽說老皇帝本人已經被抓起來,毫無抵抗力之後,這群貪官昏官可就激動了,居然難得勤奮地披星戴月地趕到了京城外麵,然後做足了一場。

君子不賢,臣子難忠的好戲,在整個京城傳地沸沸揚揚的,風頭竟是壓過了如今炙手可熱的長公主阮小竹,一夜之間便成為全天下百姓的茶餘飯後的話柄。

老皇帝再不濟,到底曾經是個皇帝啊,皇帝的笑話,誰不想看啊。

尤其是這老皇帝之前做過太多惡事,如今全天下就等著看他怎麼去一個個給老百姓們道歉呢。皇帝給自己道歉,哈哈,這是多麼驕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