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獻褒姒幽王納寵(2 / 2)

這孩子長大以後就成了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紅顏禍水的代表人物,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致西周滅亡的罪責的故事就是在她身上發生的。這樣寫似乎不公平,一個國家要滅亡有很多的因素,全部怪罪在一個女子身上,真的不公平,但是沒辦法,事情發生了,在當時乃至後世兩千年的曆史中,都是男權社會,總得有一個人出來背鍋,總得有一個人當替罪羊吧。曆史的走向,總是在不斷地前進著,一種更高級的生產力代替舊的,生產關係也隨之改變,僅僅罪責於一個女人,言過其實了吧。

曆史上發生的事史書上隻記載大人物之間發生的,但是曆史往往很奇妙,某個小人物或善意或不經意的一個舉動,就有可能改變了曆史的方向。按說,這位救了水裏漂浮著的、嬰兒時期的褒姒的男子,應該在曆史上有濃重的一筆的,但是,任何史書上都沒有寫他姓甚名誰,連他最後的去向都不知道。可以這麼說,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放出來了個女兒,從此改變了周朝的命運。

還有種說法是褒姒本來就是褒珦的女兒,為了救父,甘願入朝禍亂朝綱,不管怎麼說,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咱隻是寫本,真偽均可作文章,隻求君一哂就行了。

咱們再說褒珦之子褒洪德,征得母親同意後,就帶著豐厚的聘禮來到鄉下找姒大,求姒大兩口子把女兒給他,他進獻給當朝天子。

這姒大兩口子聽得這個消息後,當然是萬分的不舍啊!想想啊,誰家養了十四年的白菜,就要拿去喂豬,是你你願意嗎?但是白菜長大了,不喂豬,又體現不出白菜的價值。

望著那堆了一地的聘禮,姒大兩口子說:“我們兩口子是真的愛我們的女兒,但是女兒長大了,到談婚論嫁的時候了,我們再不舍得也得舍。

更何況還是為了救咱褒國國君,咱國君對我們兩口子挺好的,好多年都沒有收我們的租了,為了國君,我們兩豁出去了。

我們兩口子也不是那什麼貪位慕祿之輩,我們知道憑我們女兒的花容月貌和聰明才智,進了宮,不當個正宮娘娘,那隻能怪周天子有眼無珠,我們兩口子也不稀罕成那什麼皇親國戚,我們隻希望給女兒一個好的歸宿。”

褒洪德一邊叫人把聘禮往姒大家裏搬,一邊說:“姒國舅姒國母深明大義高風亮節,是我們褒國的國之瑰寶,褒國人們永遠愛戴您二位。”

褒洪德把褒姒接到他的家中後,給她香湯沐浴,給她更衣打扮,給她穿金戴銀,給她飾寶插釵,給她吃龍肝鳳膽,給她喝瓊釀玉液,給她請了最優秀的家教,教她歌舞音律,教她宮廷禮儀,教她宮闈律例。那褒姒是何等人物,這些東西就像從小經曆過一樣,一學就會,並且還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褒洪德看得大喜。

不出三月,褒洪德便把褒姒帶到鎬京城,走了虢石父的關係,虢石父就給周幽王說:“褒珦那愣慫關在大牢裏好幾年了,前兩年還罵罵咧咧嘰嘰歪歪的說這說那的,這二年過來好像突然開了竅,整天麵壁思過,似乎要痛改前非了。”

周幽王問:“何以見得?”

虢石父當即拿出一封奏折,幽王看那奏折上寫:罪臣褒珦,自知語不當機,冒犯大王,罪該萬死。這些年在大牢麵壁思過,終於想通了,罪臣該死啊!但臣子洪德,愚孝至極,知父死不可複生,就四處尋訪美女,尋得一女名曰褒姒,進獻給大王您,以求王上聖恩眷顧,放了罪臣,臣當解甲歸田,不再嘰嘰歪歪……

周幽王看了奏折就對虢石父說:“天下就沒有馴不服的驢,他褒珦當年那麼大的驢脾氣,我把他關一陣子就服服帖帖的了。至於放不放,得看他的心意誠不誠,他兒不是找了美女嗎?那還不宣美女進殿!”

褒姒進殿後,拜見了周幽王。

周幽王看那褒姒,那姿色、那容貌、那儀表、那神態,那都是從來都沒有見過的;再看那一對眉目,顧盼含情流光溢彩光**人。不禁龍顏大悅。再比較一下別人進貢上來的那些美女,那都是些什麼玩意啊!連褒姒的萬分之一都比不上。。

當天晚上,就把褒姒帶到別宮,驗明正身,美妙無窮。也不通知申王後,直接把褒姒留在別宮,以便隨時臨幸。

那邊褒洪德還等著呢,見周幽王把褒姒帶到別宮去了兩天沒有音信,就一直在宮門口等著。出來了一個死太監,帶來了幽王口諭:宣褒珦出獄,赦免其罪,官複原職,即刻照辦,不得有誤,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