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段(1 / 2)

雙方的矛盾激化,恰恰是因為謝家派出謝三,想要在謝無疾不聽話時架空他,搶走他的軍權,謝無疾察覺後果斷殺兄立威,這才導致雙方徹底反目。

而謝無疾之所以殺兄,也並非出於私心。世人都以為他身為大軍主帥如何威風,實則也極為凶險。一步行差踏錯就會萬劫不複,而當時的謝無疾確實沒有能力遊刃有餘地處理這樣的危機,隻能亂刀斬亂麻,斬殺首惡,穩定軍心。

至於謝無疾殺舅舅……當年午聰也曾為此膽寒過。可時間久了,午聰也漸漸明白,其實天下大亂,朝綱敗壞,雖是朝廷無能所致,可又何嚐不是這些權貴勾結地方,隻手遮天,架空了朝廷的權勢,使朝廷的政令無法推行?不除薛家,當年的澶州就無法恢複太平。

謝無疾心中一直是有大義的人。隻是天下太多的事有心難為,或是不得不為,使他遭人誤解。他還曾一度被天下人視為匪軍,被各路諸侯排擠。倘使當時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

幸好,他遇到了朱瑙。

聽完謝無疾與謝家的恩怨,驚蟄心中感慨萬千,亦不知從何說起。

午聰道:“將軍這一路過來,真的殺了很多人,也得罪了很多人。我實在很怕有朝一日……”他說到此處就沒有再說下去了。

驚蟄默了默,道:“公子定會妥善處置,善待謝將軍的。”

午聰抬眼看向驚蟄。他緩緩道:“我知道。可將軍他……他是謝將軍啊。他總不能像後宮婦人般,將身家性命全係於天子之喜怒……”

驚蟄一時無法作答。他跟在朱瑙身邊,自然清楚裁軍的必要,過於龐大的軍隊是國之負累,也是不安定的存在,若不裁軍,就不能讓萬民安生。可午聰的憂慮他也理解。至於朱瑙具體是如何打算的,他就真不清楚了。

他再次重複道:“公子會妥善處置的。”

午聰沉默片刻,自嘲道:“或許陛下與將軍早有共識,反倒是我杞人憂天。我隻是……唉!我心裏很慌,不知該跟誰說。所以找你說說話,你聽過就算了吧,別往心裏去。”

說完往酒杯裏斟滿了酒,舉杯道:“我敬你!”

驚蟄舉杯與他相撞,一飲而盡。

……

……

數日後,徐州。

幾名剛剛從洛陽回來的使者垂頭喪氣地站在馬束的對麵,連大氣都不敢喘。馬束則是滿臉震怒。

“你們是說,蜀國的官員根本不肯見你們?!”

“是,建武將軍……”

馬束隻覺不可→

“軍隊來了!軍隊來了!!”

農夫們聽清那喊聲,露出了茫然的神色。軍隊?哪裏來的軍隊?壽州一向太平,此地的百姓很久沒有見過軍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