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露出爪牙(2 / 2)

李隆基及時行樂,麻痹自己,安祿山卻在緊鑼密鼓地準備反動謀反。

十月中旬,隴右。

西藏十州在一幫子新人的治理下井井有條地過度,李躍從長安返回隴右之後,隨行的還有李家的家眷,這一次,追隨著李躍全族搬遷,離開長安這個是非之地,不僅僅是因為避免楊國忠與安祿山以及那些曾經李林甫得罪過的人,另一方麵,安祿山有反心,這已經在長安傳的風風雨雨,幾乎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而關於安祿山有反心的猜測,最早要追溯到張九齡從宰相位置上下來的時候,當時張九齡就一口斷言,安祿山麵相有野心,天下大亂的禍根,幾次試圖殺死安祿山,但是在李隆基的包庇以及安祿山本人的運氣的作弄下,適得其反,反而成就了安祿山。

民間百姓苦不堪言,流離失所,凡夫俗子都對安祿山的權力有所猜忌,但是偏偏天子李隆基就是對安祿山寵慣無雙,李家人投奔到隴右,在涼王李躍的庇護下得以保全,在回到隴右的第三天,李躍就為李靜淑舉行了盛大的婚娶儀式,這也讓李家人在初來乍到,對李躍這個女婿多了一些尊敬,更好地融合在隴右的體係中,雖說當初李林甫與李適之有仇怨,但是李林甫已死,而且身為李家的管事人,李靜淑還成為了李躍明媒正娶的妻子,也就沒有人願意再提起過往的不愉快。

雖然李躍離開了長安,但是對長安城局勢的發展了若指掌,隨著李林甫倒台,那些在長安城的信息網絡一部分直接化整為零,遣散,還有一少部分可靠的下屬直接歸附到李福的朱雀情報係統,尤其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每隔兩天都會從長安傳來第一時間的信息。

也就在十月初,李躍已經從各方麵的消息確定了安祿山謀反在即,朝廷卻並沒有做出任何回應,李隆基仍然沉溺在聲色享樂之中,這個帝國已經到了支離破碎的時刻,而那個高高在上的帝王卻仿佛置身事外,欲要建立新製度,隻有破而後立。

十月十日日,李躍聚集隴右五萬精銳,號稱十萬大軍討伐偏南一隅的南邵,自從楊國忠兼任劍南節度使以後,弄得西南形勢一片混亂,根本不懂軍事的他,兩次強征中原的青壯士兵,兩次攻打南詔,但是兵士們不適應南方水土,途中就病死大批人,抵達雲南後,唐軍幾乎全軍覆沒,兩次都是如出一轍,兩次征伐,唐朝寸土未得,反而喪失了大量精銳部隊,使中央軍事力量受到了難以估量的損害。而且南詔王趁著這個機會,征服了西南地區的好幾個原本臣服於唐廷的小國。

李躍已經掃清了西部最大的敵人吐蕃,怎麼可能容忍南詔這個異類,特別是在安祿山可能造反的這個時候在一旁窺探。

基本上李躍向派人向朝廷送出奏折的時候,就已經領兵南下,他此舉並非心血來潮,除了防止大亂之時南詔趁火打劫,另一方麵還有更深層次的打算,安祿山要造反,若說當世誰最清楚,莫過於穿越而來的李躍。

輕裝出發,五萬精騎穿過吐穀渾,從西藏的東南直接向南邵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