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明智之舉(1 / 2)

南詔位於劍南以南,在唐人眼中是名副其實的蠻荒之地,地勢偏僻,這裏雖然是由多個部落組成,但是自從蒙舍詔統一了這裏,南詔已經從部落製過渡到國家,有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官僚製度。

十月一十日,隴右軍五萬精銳從西藏一路南下,在一十日入夜之前,大軍來到瀘州城下,在瀘州城一百八十裏外,豎立著一座邊界碑石,上麵密密麻麻記載著中原王朝曆代對南詔的封賞,五萬精騎迅速地在瀘州城下安營紮寨,而李躍則與郭煥兩人在這座碑石前默然不語。

此碑被南詔刻意紮在此處,可見南詔王對唐朝的歸順之意,隻不過雙方關係卻鬧到這種局麵,實在是出人意料,回頭望了一眼即將陷入無邊黑夜的北方,冷漠地離開。

南詔最南的部落叫做蒙舍詔,也就是南詔的王族所在地,南詔的新王叫做蒙閣邏鳳,此人繼承了父親的遺願,將南詔發展成為一方豪強,兩次麵對唐軍毫不講理的大軍來襲,結果都被他以少勝多,而且大多都是全勝,此人實則一位梟雄。

此刻,收到隴右軍兵臨瀘州城下,蒙閣邏鳳說不出的苦澀,與唐朝交集實在是迫不得已,他父王在臨死前交代過南詔世世代代封中國為主,累累受到封賞,勢必不可有異心,老南詔王說的很現實,也很有遠見,更有依據。但是,蒙閣邏鳳雖然兩次重搓唐軍,卻又他不得已的苦衷,與唐朝為敵,實在不是他的本意。

如今涼王李躍親率大軍來攻,蒙閣邏鳳無奈之餘最關鍵的還是商量對策,雖然與唐朝交惡是逼不得已,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召集眾人商議如何應付李躍的氣勢洶洶。

蒙閣邏鳳不想與唐朝交惡,更不想與涼王李躍交戰,青龍少帥之名,縱然南詔偏南一隅,卻也人盡皆知李躍的可怕,生涯從無敗績,滅土穀渾,滅吐蕃,征服西域,威名赫赫,他手底下的精兵強將雲集,以一當百不在話下,更可怕的是此人用兵從來都不墨守成規,總是用一些匪夷所思的方法出其不意,蒙閣邏鳳很頭疼,他深深的感覺到李躍的威脅,自知隴右軍不再是前兩次唐軍那般羸弱,這一次麵對的敵人是天下最強之兵,南詔不足十萬大軍,能夠抵擋住隴右的兵鋒嗎?

一十一日,蒙閣邏鳳親自率領南詔所有可戰之兵開往戰場,但是就在蒙閣邏鳳還沒有出發之前,就從前方傳來令他幾乎暈闕的噩耗,僅僅抵抗了不到三個時辰,瀘州城失守!

蒙閣邏鳳震驚了,南詔的士兵驚慌了,隴右軍突然來襲,毫無征兆,瀘州城就這樣毫無反抗之力地落入敵手。

在群臣眾將的攙扶下,蒙閣邏鳳回到王城,他需要消化這個消息,需要重新審視這一場戰爭的意義,需要重新定位對隴右軍以及青龍少帥的實力,無論如何,他還是小看了雄冠天下的隴右軍,此時此刻,蒙閣邏鳳多少理解了為何強大如斯的吐蕃會在李躍的兵鋒下迅速的土崩瓦解。

蒙閣邏鳳一個人思考了整整半個時辰,他眼神鎮定地走出來,隴右軍的強大,中原王朝的強大,並不是南詔這種彈丸小國可以匹敵的,既然吐蕃就難以抵擋隴右軍的兵鋒,南詔拿什麼來阻擋,前兩次對唐軍的勝利使得蒙閣邏鳳在內心深處對唐軍產生了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