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段(3 / 3)

從前不為人母,或許,她還難以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可,有了海兒之後,太後的這種心境,她是能體味的。

也就是說——

她的心咯噔一下,太後已複啟唇道:

“眼見著,明日一過,再由三日皇上即將啟程度,你若隨軍出征,宸兒就交由哀家照顧罷。”

果然,太後沒有辦法完全信任一個人。

對她,亦如是。⑦本⑦作⑦品⑦由⑦思⑦兔⑦在⑦線⑦閱⑦讀⑦網⑦友⑦整⑦理⑦上⑦傳⑦

而宸兒,也是太後的親孫子,不是麼?

交給太後,她沒有什麼不放心的。

鏖戰疆場,生死都是一線間,又豈能帶著一個剛剛兩月大的嬰兒呢?

“宸兒就拜托太後了。隻是,這幾日,臣妾懇請太後,能容臣妾再盡一下為母的職責。”

“好,除了冊立那日,每日用膳時,哀家會讓莫梅抱宸兒予你。”太後頓了一頓,又道:“呀,哀家果然是老糊塗了。突然想起來,明日尚得等欽天監占天,這剩下的三日間,是否適宜祭拜太廟,若不適宜,宸兒冊立太子的事,還得往後緩一緩。其實哀家認為,待到大軍凱旋歸來再行冊立,卻也是不錯的。凱旋之日,一切或許,才有最終的定數,不是麼?”

太後若有似無的提了這句話。

原來,太後的計較是在這上。

才會抱去她的海兒。

再暗示她,若大軍凱旋,一切才有最終的定數。

方才她那句試探的話,精明如太後,果真是入了耳。

陳錦瘋癲之際的行刺,難免會說出不該說的話。譬如,那道殺子立母的規矩。

太後擔心的,無非是擔心她萬一是知道這一規矩的,必會有所謀算。

畢竟,太後曾經有多欣賞她的聰明,如今對她的聰明,就會有多計較。

然,太後忘了一點,軒轅聿不僅是太後的兒子,也是她的夫君。

哪怕,她會失去任何記憶。

唯有一點記憶,卻是不會失去的。

就是關於愛的記憶。

再怎樣,哪怕,這道規矩,要的是她的命,又有什麼關係呢?

她隻求死前,能看到他放下所有的負擔,敞開心扉,而不是繼續這種看似善意的欺瞞。

現在,她或許知道太後讓她隨軍出征的用意了。

不過,全因著一個情字。

生,或者死,都在一線間罷了。

憑著這份情,軒轅聿為了她,都會險境裏求生,安然地回來。

心底清明,話語裏,仍淡淡地帶過:

“一切旦憑太後和皇上做主。”

無謂謙遜,無謂推婉。

都不需要。

“好了,哀家也該回宮了,你不必行禮,好生休息著,明晚,可得精神些才行呐。”太後意味深長地說出這句話,返身,在夕顏的恭送聲中,往殿外行去。

夜深濃,重重的宮闕籠於樹影斑駁間,隻如暗裏潛伏的獸一樣。

如今巽國的情勢,又何嚐不是,暗中潛伏了一頭噬人於無形的獸呢?

太後的錦履踏上肩輦,她保養得宜的潔白玉手搭於宮人的手腕,借力一撐時,眸華的餘光掠過,不知是宮燈搖曳,抑或是她華裳的投影,手背,隱約有紅色的光影斑駁。

她亦是知道的,很快,這雙手,將不得不再沾上血腥。

避無可避……

翌日早朝,欽天監奏本,時值月破,日月相衝,是為大耗,諸事不宜之相,祭拜太廟,自是要挑選吉日,最近的吉日都在三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