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打贏白孟奇也傷不到天羅教的根基,朕決定直接出兵濟州,徹底切斷燕秦兩地之間的聯係。”
“周將軍攻打濟州已經有半年了,若是父皇再帶兵過去支援,一定能戰勝荀玉清的。”
“王爺,郭太守派人送來戰報,說魏帝鄧元覺親率十萬大軍南下,要和周雲景會和共同攻打濟州。荀將軍恐怕不是二人的對手,我們是不是也要派援軍支援?”十天後,蓉城的石預正在向石落升彙報濟州戰場的情況。
“不屈和白大將軍那邊怎樣了?”石落升沒有回答,反問起另外兩個戰場的情況。
“寧將軍已經轉守為攻,正帶著大軍攻打韶州城,不過吳雙也非無能之輩,短時間內很難會有進展。至於白大將軍,他和高將軍兵分兩路,剛剛收複完失地,現在正忙著安撫百姓。一個月之後,他們才能出兵伐魏。”
“好,給燕赤行寫信,趁著魏國新敗,讓他也派烏昌臣出兵配合我們。對了,我們派去齊國的使者怎樣了?”石落升繼續問道。
“嘿嘿,正如王爺所料,齊帝把他晾在一邊,見都沒見。”
石落升笑了笑,一點都沒覺得意外:“這很正常,如果在蓬萊是我們戰敗,以桓楚的個性還可能會接受議和,現在他們戰敗了,桓楚要不挽回點麵子,是不會答應的。”
“他們以為派田無忌偷偷上戰場就能贏肖宇,可惜他們不知道,淩振早已在南郡等候多時了。當年還在宋國的時候,這二人就是老對手,現在二十年不見,淩振應該很期待與田無忌一戰吧。”石預也笑著道。
“南郡有淩老師,漢中也有子玄和王先生,這兩個方向都不用我們擔心,現在就剩下一個濟州。蓉城沒有援軍可派,隻能我和楊教主親去了,說起來我也有十幾年沒見過義父了。”
“濟州隻有十萬守軍,即便是加上象湖的水軍,在兵力方麵也遠不如魏軍,王爺此去還是要多加小心,現在我們和他可是有殺子之仇的。”
“放心吧,我去濟州的目的隻是為了議和,並不真與鄧元覺廝殺。即便是鄧文豪死了,他也不至於敢同時麵對我、白孟奇、燕赤行以及寧不屈四路大軍吧。”石落升信心十足。
半個月後,石落升帶著楊逸趕到濟州時,鄧元覺已經率軍攻打了三天。
“王爺,你可算來了。魏軍揚言要血洗濟州為鄧文豪報仇,他們的攻勢一波比一波猛烈,我們的兵力有些吃緊,能不能從其它地方在抽調一些過來?”自從黃頌升、倪雲率水軍去膠州和北海後,董梁就負責留守象湖,前幾天聽說鄧元覺親征,也帶著象湖的水軍趕過來支援。
石落升拍了拍他們的肩膀,笑著道:“不礙事,這些人守城足夠了。玉清,你替我約下魏帝,明天我要和他聊聊,看能不能說服他退兵。”
荀玉清點頭答應,他和周雲景交戰沒有一點負擔,但麵對鄧元覺,心裏總覺得怪怪的,同樣的感覺在郭詡身上也一樣明顯。
“義父,十幾年沒見,別來無恙。”次日在兩軍陣前,石落升拍馬走到中間,向鄧元覺行了一個禮。
“你既然記得朕是你義父,怎麼不記得文豪也是你義兄,為什麼要殺他?”鄧元覺雙眼充滿了恨意。
“兩國交戰,各為其主。我雖然為二哥的死感到遺憾,不過就算再來一次,這個結局仍然不會改變。易地而處,把當時二哥的位置換成子玄或者是我,義父難道會手下留情嗎?”石落升不甘示弱的反駁道。
鄧元覺冷哼一聲:“說吧,你今天約朕出來到底什麼事?”
“我是來勸義父退兵的,你們聯合齊國六路大軍偷襲我天羅教,但現在已經敗了三路,漢中和南郡也僵持不下,再打下除了勞民傷財之外,沒有任何意義,不如就此罷手,各自收兵吧。”
“哈哈哈,你想的倒美,但文豪的仇不能不報。那五路大軍雖然都沒有進展,但隻要朕能拿下濟州,勝利的天平仍然會倒向我們。”鄧元覺興師動眾率兵前來,怎麼可能因為對方三兩句話就退兵。
“義父你難道就這麼有把握能順利拿下濟州嗎?”石落升冷冷的看著他。
“不錯,你用兵確實是天馬行空,不拘一格。當年肖道成還在世的時候,就一直想挑撥我們較量一下。現在他不在了,我們不如完成他這個遺願吧。”鄧元覺摸了摸腰間的佩刀,淡淡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