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女皇(2 / 2)

這個長龍的製作材料一般就是麥稈。

蜀地一般種植兩季,一季小麥,一季水稻。

桑蠶季節正值小麥豐收的時節,蜀北的村民會將麥稈砍成大小相同段子,一般15厘米到20厘米長短,再用上一年的水稻枯幹2至3枝為一股,用來編製成長龍,這時候的村民就會進行挑選,選出發育成熟的桑蠶。

發育成熟的桑蠶渾身會發黃略顯透亮,沒有發育成熟的桑蠶有些灰白,皮膚不會發亮,將已經發育成熟的桑蠶置於長龍之上,不出兩三日這些桑蠶便會結出雪白的蠶繭。

待桑蠶全部結繭以後,便可以采摘出售,蠶蛹也可以食用。

不過蜀北的人們一般不會自己取食蠶繭,因為蠶繭一般都是整根絲吐製而成,一旦人們取食蠶蛹,那麼這顆蠶繭已經不會完整了,隻會成為廢棄品。

但是由於經濟的飛速發展,自給自足的生活生產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進步,大批的村民進軍沿海發展工業生產,那些靠蠶桑獲取的微薄收入已經不夠養家糊口了。所以那些蠶桑被遺棄,被挖掘,蠶桑時代已經成為一種回憶,永遠留在記憶裏。

邱煦冰走在這座古寺裏。

花壇裏種了很多牡丹。

雖然已經過了牡丹綻放的季節,但是這些華貴的花卉一點也不遜色。

綠油油的,極其富有生命力。

武則天的一生極其傳奇。

在那繁榮昌盛的唐朝,誰也不會想到當初這個降生在蜀北的女娃會開辟曆史的新天地。

直到現在,蜀北還有她的傳奇。

與這座寺廟遙遙相對的鳳凰山的鳳凰塔早已成了蜀北的標誌建築。

那座塔高13層,金碧輝煌,就像當年的武媚娘在蜀中的13年人生。

塔下的鳳凰,百鳥拜之,就像一個王者,俯視蒼茫大地與芸芸眾生。

每年正月二十三日,蜀北婦女喜穿新衣,來到嘉陵江畔,希望能像當年一樣,女兒能像武則天那樣,成為曆史的傳奇,也希望那位神奇的女帝能夠在她曾生活的故土上保佑自己兒女健康吉祥。

除此之外每年的8月下旬,蜀北人民就開始準備節目,為即將而來的女兒節做準備,

到了每年9月1日這一天,整個蜀北熱鬧歡騰,如同過端午一樣。

百家會展,各家女郎便會將展示出自己的手藝,廣場上擺滿了他們的作品,隻是經過了現代商業的發展,那些女郎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則是琳琅滿目的現代商品、飲食。

江麵上也會舉行大型的劃龍舟比賽。

也會進行歌舞、話劇表演。

人們穿著盛唐的衣服,畫著盛唐的妝容。

置身於匆匆行人之間,就像回到了當初的大唐盛世,再次見到那金戈鐵馬的冷兵器時代。

接下來的幾天,趙茹和邱煦冰並沒有直接去目的地。

趙茹和自家師哥走訪在蜀北的大街小巷之間。

對這個蜀北的城市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師哥,我們為什麼要去走訪那些上了年紀的老爺爺老奶奶?”

邱煦冰笑著替她擰開一瓶水。

“有時候,那些祖祖輩輩遺留下來的東西比史書記載的還要多。”

“真的嗎?”

“當然,走吧,師妹,還有下一家,離這裏不遠了。”

兩人匆匆而去。

而另外一邊,顧思遠一行人經過幾天的休養,已經完全適應了蜀北的生活,此時他們三人一狗正在匆匆趕往蒼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