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遇風在彈完這幾個重音之後,手底連彈出幾個低緩的音階。巴拉基列夫的《伊斯拉美》,雷蒙心下恍然,這首曲子又稱《東方幻想曲》,其中雜糅著濃鬱的宗教風味,曲中有快有慢,非常難彈,但就目前的狀態來看,他和傅遇風的技術都沒有問題,那麼這一首比的,就是這首曲子的情感處理了。

神秘的東方元素與更加神秘的回教風格,宗教元素往往顯得莊嚴,但這偏偏是一首熱情洋溢的舞曲,個中細節處理與情感表達,傅遇風作為東方人,無疑要比他更占優勢。但是這種事情,傅遇風能想到,別人就想不到嗎?雷蒙臉上浮現出一絲冷笑,在這首曲子的旋律剛剛想起時,就以和傅遇風一樣的鍵位,開始了演奏。

這一首不分主調副調,雙鋼琴奏鳴,這種激烈狂熱的風格,鹿死誰手,尚未可知!░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三個小時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樂章有條不紊地進行,時間也一分一秒的過去。這已經是最後一個小時,比試也終於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三個評委坐在兩架鋼琴中間,其他人則圍繞著幾人站成一圈。兩位演奏家專心致誌地低著頭,手在琴鍵上以相同的姿勢飛舞,如同鏡麵兩側。

《伊斯拉美》的曲調剛剛響起時,寧薇手心裏就捏了一把汗。她不知道傅遇風的極限是三個半小時,也推斷不出這種高強度的演奏大大縮短了傅遇風的手部支撐時間。但她是場中和傅遇風最熟悉的人,她緊盯著傅遇風的手,身形開始控製不住地微微顫唞。

傅遇風遊刃有餘的狀態,她見過很多。現在這樣的情形她很陌生,隻見過一次——

在去年冬天最冷的時候。

一個鋼琴家的手繃緊到開始顫唞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他的手快支撐不住了。

還有四十五分鍾,再堅持一下啊!寧薇僵硬地站著,視線緊緊黏在傅遇風的手上。兩架鋼琴相對放著,轟鳴的琴音完全交織在一起,《伊斯拉美》的樂音滑過了情感豐沛的慢音部分,節奏越來越快,由情感的處理漸漸過渡到轉合的考驗,兩個人有致一同地加快了節奏,和《自然奏鳴曲》不同,《伊斯拉美》本來就被譽為十大最難演奏的曲目之一,這種高速準確而處理到為的演奏比拚,是在前奏鳴響之時就已經注定的部分。

一模一樣的鍵位,一模一樣的樂聲,哪一個率先出了錯,哪一個就提前出了局!所有人都緊張而興奮地看著,沒有人說話,隻能聽見震顫激烈的鋼琴聲,在空氣中相遇,碰撞,火花飛濺。寧薇垂下的手在身側緊握成拳,看見第一滴鮮紅色滴在黑白相間的琴鍵上時,眼中霧氣彌漫,想扭過頭不忍心再看,卻連這樣的動作也無法完成。

手上的傷口還是裂開了,這樣的拉扯碰撞,很疼吧?

可是他依然低垂著眸,專心致誌地彈著,速度絲毫沒有慢下來。

繼寧薇之後,站在傅遇風身後的人很快也陸陸續續地發現了傅遇風的異常。人群中不由響起此起彼伏的驚呼,離得近的幾人迅速示意三個評委,評委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大聲開口阻止了比賽,動靜越來越大,兩架鋼琴的琴聲卻都沒有絲毫慢下來。

雷蒙對一切毫不知情,不甘心而沒有停下來尚算可以理解,但傅遇風最清楚不過評委叫停的原因,手下依然沒有絲毫停頓。

他清楚地表達了不想放棄的意願,而這份意願應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