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兵能主動問起勞動所籌建遇到的困難,趙剛心裏很高興。如果陶文兵開口,韋明一定會賣這個麵子的,原來的西山鎮政府宿舍樓拿過來改成勞動所的辦公場所就可以落實了。
不過趙剛在陶文兵家裏說話很謹慎,不會貿然的說出“韋明書記和祁勝美鎮長有矛盾,一個同意另一個就不會同意”這種話,腦袋了快速轉了幾圈以後,趙剛回道:“西山鎮有個老的宿舍樓,距離西山鎮政府比較近,如果能從韋明書記手裏拿過來當勞動所的辦公地點,就能更方便的服務西山鎮勞動群體了。”
陶婧的母親王如在一旁聽了,撇撇嘴說道:“小趙在家裏不要說的這麼正式,我感覺你好似向老陶彙報工作,不像普通的家裏吃飯。”
趙剛被王如這麼一說,饒是平時機敏也有點尷尬。
不過陶文兵卻比較欣賞趙剛這樣的態度,在他心裏最在意的社會身份還是濱江區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公安局局長,趙剛能用這樣的態度說話,表示是心裏尊重陶文兵身份和地位。
這是陶文兵內心最深層的感受,自己都很少深思,自然也不會拿出來和王如辯解,隻是笑笑說道:“吃完飯我們邊喝茶邊聊。”
吃完飯趙剛依然搶著刷碗,王如依然沒讓。“搶刷碗”是趙剛來陶文兵家裏吃飯後的必備節目,每次都上演,但每次都被拒絕,不過趙剛似乎還是樂此不疲。
坐回茶桌上,趙剛幫忙泡茶,陶文兵開口說道:“勞動所的辦公場所還是要你自己搞定,這樣才能體會到籌建工作的艱辛和意義。”
趙剛心想,艱辛都無所謂,就怕卷入“東風”和“西風”的PK中,但陶文兵這樣說了,說明在勞動所的籌建工作上他是不會幫忙的,最多隻是提醒和建議。
趙剛也沒什麼其他想法,本來自己也沒想過真的要借助陶文兵的力量,因為和陶婧沒結婚前實在是借不到多少的。
趙剛又想起另一個問題,一邊幫陶文兵倒茶一邊問道:“陶叔叔春節有什麼計劃,不知道年後有沒有機會給您和王姨拜年。”
陶文兵這個級別的領導春節會很忙,春節時的應酬要遠遠超過趙剛的想象,他仔細想了想說道:“好像隻有初六有空,那天小婧的的幾個姨母都要來家裏做客,你要過來拜年不妨就那天吧。”
趙剛想了想馬平是初三以後都有空,那定在初六正好合適,於是說道:“那行,我就初六過來給陶叔叔和王阿姨拜年。”
陶婧和王如從廚房裏出來,陶婧聽到趙剛過來拜年心裏很高興,嘴角都是笑容,因為那天來拜年,就意味著趙剛將見到自己家族裏的親戚,這是一道重要程序,不過陶婧的性子比較冷,心裏高興但也不會說出來。
但王如聽了,皺皺眉頭說道:“那天我二姐和大姐兩家人都要過來,會不會沒時間招待趙剛。”
趙剛一聽這話,就知道王如對自己那天過來拜年有意見,不過趙剛還沒來得及表態前,陶婧說話了:“趙剛來這麼多次了,哪次需要專門招待了,大姨和二姨又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人物,趙剛有什麼不能見的。”
陶婧這樣一說,趙剛更是尷尬。
趙剛不想因為自己把別人家裏的氣氛搞的不和諧,想了想說道:“那我就初七過來拜年吧,主要想帶一點京口的特產給陶叔叔和王姨嚐一嚐。”
王如本來就是這樣一說,但被自己的女兒在外人麵前這樣嗆到,心裏就有氣,冷冷的回道:“不用了,京口離我們家才多遠,什麼特產我們沒吃過。”
這句話讓趙剛下台階的都沒辦法下,趙剛心中也開始有了星星火氣。不過在這裏是萬萬不能發作的,先不談陶文兵,就算從陶婧的角度,趙剛也不能對她母親甩臉色。
但王如的話太刺耳,趙剛一時想不到怎麼回複。陶文兵在旁邊也沒想到事情會鬧成這樣,看著一邊有點尷尬的趙剛,溫和的說道:“沒事,小趙你就初六那天過來吧,小婧的大姨和二姨總要見見的,特產就先不需要帶了。”
王如白了陶文兵一眼,轉身又進了廚房,趙剛覺得這個氣氛不適合自己再呆下去,趕緊告辭:“陶叔叔,感謝招待,時候不早我就不打擾您和王姨休息了。”
陶文兵知道現在的情況有點亂,他一會也要去問問妻子剛才怎麼說出那麼不合適的話,於是也沒有挽留,道:“那行,我也不留你了,小婧去送一下趙剛。”
趙剛出門前,陶文兵又提醒:“小趙你明天有空也去買兩株盆摘送給張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