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是開一輛普通的桑塔納,他坐在駕駛座上看到趙剛又帶了個人,也沒有多問。趙剛坐上副駕駛,對劉明是隨口說道:“勞動所的小武。”
劉明是在後視鏡裏看下坐在後排的武誌軍,也不在意的說道:“哦”,然後劉明是和趙剛兩個人就談起遠石村的事情。
趙剛是個副所長,帶個下屬一起參與業務很正常,在劉明是眼裏武誌軍幾乎就是個透明人存在。
不過,在勞動所的籌建辦公室,方偉看見武誌軍被趙剛帶走,心裏就有點不舒服。在方偉的心裏,他才應該是趙剛的得力臂膀。
方偉看著小車越開越遠,就對嚴秀秀說道:“秀秀,趙所怎麼隻帶武誌軍出去啊,我們難道不比武誌軍要更適合嗎?”
嚴秀秀比較單純就沒想那麼多,有點奇怪的回道:“趙所願意帶誰都可以啊,再說跟著趙所出去做什麼都不知道哩。”
方偉在勞動局辦公室工作幾年,知道和領導接觸的機會越多在上級的心裏就越重要。他看趙剛這次出去隻帶了武誌軍,雖然知道趙剛單獨帶武誌軍並不一定就有要培養的意思,但他心裏還是有點悶悶不樂。
方偉因為家庭原因,到目前為止還是比較順利的,以前在勞動局辦公室也沒有處理過什麼複雜的業務,心思都用在察言觀色上麵。所以方偉這個人比較敏感,但抗壓能力也很弱。所以雖然他年紀比趙剛還大幾歲,但趙剛身上正氣陽剛和穩重果斷卻是方偉內心最缺乏的東西,這也是方偉對趙剛比較佩服的原因之一。
不過趙剛單獨帶武誌軍出去,的確不是為了表達親近培養的意思,恰恰相反,這也是壓一壓武誌軍囂張氣焰的機會。
站在趙剛的角度,管理刺頭就相當於熬鷹一樣,要把武誌軍各方麵理的服服帖帖才能使用的順手。從勞動所目前的配置來看,以後要出去辦事的估計就是方偉和武誌軍了,這兩個人身上的優缺點都很明顯,方偉的可塑性更大,但武誌軍的性格相對而言更適合做外勤工作。
這次趙剛帶著武誌軍,一是見世麵,讓武誌軍接觸下真實的基層鄉村情況;其次是壓一壓武誌軍跋扈的性格,不要讓他以為有個已經退居二線的叔叔就了不起。
趙剛決定稍微展示下自己的人際關係,讓武誌軍明白——隻有自己親自經營的關係才叫人脈。
武誌軍看趙剛和劉明是在車上聊的不亦樂乎,自己坐在後排就像個透明人一樣,心裏反而覺得很正常。武誌軍以前做森林公安協警的時候,林業局領導們也經常自顧自的交流,直接把身邊的武誌軍忽略,那時誰都覺得很正常。
說到底武誌軍並不傻,原來隻是心裏不服氣趙剛當領導,隻是這幾天給趙剛三番兩次針對,還讓武誌軍沒辦法反擊,經常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自己吃,逐漸的武誌軍也就能擺在了自己的位置。
位置擺正了,接受“趙剛是領導”的想法也就容易接受了。
趙剛在車裏聊天,冬天覺得這個車的空調很舒服,而且走在有些村道坑窪不平的地方也不覺得顛簸,就說道:“劉主任你這個車外表看起來不怎麼樣,但裏麵蠻享受的。”
劉明是“嘿嘿”一下笑,說道:“老弟你抬舉我了,我哪裏有資格有小車,這是祁鎮的車,為了讓我快點回來拿錢就借我的。車裏的零件都是進口的,隻有外麵還是舊車皮,所以才這麼舒服。”
趙剛心想:這就相當於洋河的瓶子裝茅台,不為麵子隻要裏子了。
劉明是技術還可以,小車很平穩的開到一塊平地上。這裏已經停了不少車,還有2輛警車,劉明是對趙剛說道:“車隻能開到這裏,遠石村有些村路沒修汽車道,車都開不進去,我們走進去也最多10來分鍾。”
遠石村不少房子都是磚瓦房,甚至兩層的也有不少,說明這個農村經濟還算可以,隻是有些村路不太寬所以車開不進去。趙剛一路走來看見不少屋頂的煙囪開始冒煙,知道快要到吃午飯的點了,偶爾有成群結隊的小孩在路上打架追逐,趙剛覺得好像回到了自己小時候。
不過回憶並沒有太久,三個人走到一處兩層小樓時,趙剛就看到一群人圍著門口,但是他們也沒有鬧事,偶爾還有穿著警服的人進出。
小樓的門口掛個長條木牌寫著“西山鎮遠石村村委會”,有個30幾歲的男人一身酒氣站在門口,個子不高,胡子拉紮的,衣服是老式的舊西服,左手掛著吊帶連在脖子上,仔細看能發現整隻左手已經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