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勇伯還是低估了現實,女兒逐漸長大花銷越來越多,自己的所有積蓄又賠進了第四次婚姻裏,依然是淨身出戶,還覺得是自己對不起第四段婚姻,給了對方五千做補償。
最難的那段時間裏,勇伯每天就下三碗麵條,早中晚三頓飯!
就是白水煮麵條,還是提前早上下好泡在鍋裏,等吃的時候再熱熱的。
這麼做不過是為了讓麵條泡的更膨脹一點,能多吃幾口而已。
每次還都是讓女兒先吃,女兒吃飽了,自己就吃女兒吃剩的,不夠時自己就喝麵條湯充饑,隻要女兒不挨餓,自己受點苦也是值得的。
雖然勇伯不善言談,但他的父愛就是這麼一碗麵條,讓你先吃。
你肯定要問為什麼沒人接濟勇伯,他難道沒有親戚朋友嗎?
還是因為勇伯的多次離婚,讓親人都離他而去,朋友更是覺得勇伯是無底洞,沒人願意跟他來往。
勇伯每天幾乎快到了餓暈的地步,還是靠著麵子,愣挺了半年多,直到聽到女兒說,她這輩子都不想再吃麵條了!
勇伯才突然開始反思,他的大兒子就在房產局,大哥是刑警,雖在外地工作,但家還是在勇伯家附近三裏範圍內。
勇伯苦到那種地步也沒有向他們求援,用勇伯的話說:“人窮但誌不能短,對方都說不認自己了,自己再上趕著倒貼就是犯賤了。”
可真當女兒表達出對麵條的討厭,勇伯開始反思,自己那套理論得到的麵子,真的能吃嗎?
想通後為了生活,讓曾經不善言談還有些木訥隻講義氣的勇伯,從兼職賺的最少的那個,變成了那一片最能說會道,每個酒吧都認識能拉到最多客人的小頭頭。
現在勇伯之所以被誤解,除了因為他離過四次婚,更多的還是因為他為了賺外塊不再讓女兒挨餓,越來越頻繁的出入酒吧旅館之類的特殊場所,成了人人眼中實打實的二流子。
勇伯的女兒現在還是有點記恨他的,因為她總是一個人在家看電視,一個人等爸爸回家,上學也因為家裏沒錢,比同齡孩子晚上了三年。
但勇伯卻一點也不後悔,雖然晚上了幾年學,但他卻說到做到沒有再讓女兒吃麵條挨餓。
現在勇伯已經是正式職工了,也快退休了,工資也不算少,已經足夠用了,再也不用去酒吧旅館當皮.條.客求生。
但現在的勇伯經常性自誇,說自己這輩子雖然被罵被誤解,但自己用十六的時間養大女兒,為女兒做的那些事他不後悔!
就算老了沒人陪伴,孤身一人,至少現在女兒幸福快樂,無病無災,未來的路讓她自己去選擇。
後記
為了寫這個故事我又去走訪了勇伯,他現在已經退休找了份看大門保安的工作。
女兒去寵物店打工了,兩個人雖然還是租房子住,但矛盾卻減少了很多,兩個人都學著互相理解對方,勇伯擔心的孤獨終老,估計是不會發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