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問到:“怎麼呼喇喇想起你二姐姐了。”又拍了拍寶玉的手道“女孩家嫁了人,要緊的是侍奉公婆,相夫教子,怎麼能像做姑娘時那般輕省,更別說還時不時的往娘家跑。”
寶玉道:“二姐姐自嫁了人這麼久,也並沒有回來一趟,想來也該記掛老太太,太太們的。”說著隻扭股糖似的撒嬌讓接回迎春來,幾個姐妹也在一邊幫腔。
因往日裏迎春並不是賈母跟前的得意之人,這婚事也是賈赦專行獨斷,心中本就不喜。今日看孫子孫女間感情倒是好的,再者迎春自成親就不曾回來,心裏也有幾分掛念。於是應了隻道明日就打發人去接了回來。
一時眾人又玩笑了一番,方各自散了。
天邊一盤圓月灑下清冷的光輝,照了一路通亮。黛玉寶玉慢慢走著,前後都有丫頭婆子挑著燈遠遠的跟著。黛玉輕聲問寶玉:“二姐姐怎麼了,你才剛說什麼忽然想起了,我是不信的,必是有個緣由的。”
寶玉低聲黯然道:“我知是瞞不過你的。今個兒,二姐姐的奶媽來找我,說二姐姐過的實在難捱,那孫紹祖經常責罵,他太太也刻薄,現在隻得一個繡桔使喚,病了都沒人理。”
黛玉聽了不免有兔死狐悲之傷,看了寶玉一眼,想迎春還有一個父親和親兄在,出了嫁尚是落的這番光景。自己一應父母兄弟俱皆全無,心中又有一段心事,更不知將來是怎麼個著落。
第 12 章$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第二日,賈母便派了四個婆子到孫府接迎春。
有管事媳婦引了婆子至孫母處,請安完畢,孫母打量一番來人的衣著穿戴,麵上堆笑讓了座,四人便道不敢,再三辭了方在小杌凳上坐了。
孫母笑問道:“你們府中老太太,太太們可安好?”當中領頭的婆子起身回道:“勞太太心掛念,府中都好,臨來時還叫請親家太太安。”
孫母又問道:“這次來可是有什麼事情?想是來看迎春的,擔心你們姑娘過的不好?”婆子笑回道:“雖是我們府的姑娘,現在卻是太太家的媳婦兒,是太太家的人,府中可哪有不放心的呢!前兒來的婆子回去還說了我們二姑娘一切都好,家中都是放心的。隻是老太太到底有年紀的人總是希望膝下兒孫環繞熱熱鬧鬧的。因大半年沒見著孫女了,想的慌,要接去住幾日呢。倒請太太不要怪罪才好。”
孫母道:“這有什麼怪罪的呢。時常於長輩跟前承歡膝下,這是孝道,也是做小輩的本分呢。”一麵使人去換迎春。
一時迎春來了,拉著手囑了一通,回家隻管在長輩跟前盡盡孝心,和姐妹們好好玩耍幾日,不用記掛家裏雲雲。迎春隻低頭答應稱是。待辭了孫母,迎春回屋稍事打扮,將穿戴常用之物收了兩個包裹,又將昨夜收拾的兩個匣子掩在包裹中,帶著繡桔上了賈府派來的馬車。又有孫母派了幾個媳婦婆子跟著坐了另一輛護送。
車中鋪著絳紅蘭菊團花線毯,上置四個彩繡軟墊,兩側小窗上掛的是玄青竹葉暗花帳簾。一時安置好,車子慢慢起步,迎春隻輕輕掀了簾子一角靜靜往外打量。孫府前後俱是小巷,隻走了一刻多才來到大路。齊整的青石板路,兩旁鬥拱飛簷青磚灰瓦,有茶肆酒樓,當鋪書局,有騎馬坐轎的,也有挑擔雜耍的。車水馬龍倒也熱鬧,間或有幾個總角小童在路邊尖叫嬉笑。又拐了幾條胡同,大約一個多時辰己行至榮府跟前。
剛進垂花門,便有丫頭婆子迎了出來又簇擁著往賈母處。待至賈母所住上房,台磯上幾個穿紅著綠的小丫頭打了簾籠,一麵向裏通傳道:“二姑娘回來了。”進到屋裏便看到鋪著萬壽福字鍛麵墊褥的紫檀羅漢床上端坐著一位鬢發如銀富態麵慈的老太太。迎春忙快走幾步上前跪拜在賈母跟前,賈母使人扶了,又拜了旁邊的王夫人邢夫人方至賈母身邊坐下,問詢寒暄了幾句。因迎春知賈母必不喜自己淌眼抹淚便隻作強顏歡笑狀,又不經意間將手腕處的青紫露在賈母眼前,眾人隻似見未見。
不一時探春惜春黛玉湘雲結著伴有丫鬟簇擁著走了進來,隻覺釵環繡裙,甜香襲人。眾人上前相見問候罷,有丫鬟斟了茶又擺上果子。因問道在孫家過的怎樣,與孫家眾人相處如何等等,迎春統統答好。湘雲眼尖嘴快瞅著迎春手腕處驚問是怎麼了,迎春隻說是磕在桌子上了,邊把袖子掩好。姐妹幾個己都看到了,好大一片駭人的青紫還有幾個清晰的指印子呢,因此心下不信,卻也不再追問。
一時賈母嫌鬧騰,隻說精神不濟,遣了眾人去院子裏玩耍。王夫人問過迎春後使人忙忙的收拾了紫菱州房屋。孫家的婆娘媳婦等人待過晚飯,也打發回家去。
繡桔將帶來的東西安置好,使了小丫頭候著,便去尋往日的小姐妹,俱是各房的大丫頭,乍相見不免高興,卻也難掩愁容,因眾人相問,繡桔便略略將孫家之事說了幾句。待至晚間各房主子己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