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本打算軍餉一事一結束,就趕緊回去看邱玉蟾,可這時,祖大壽來了,身後還帶了一年輕小夥。袁崇煥問道:“祖將軍,今日已散班了,沒有緊急事務,明日再說吧。”
祖大壽滿是幸福的笑:“袁督師,我並非軍務找你。”
袁崇煥見祖大壽笑得如此開心,再看看他身邊的男孩,明白了兩三分:“這位就是令你祖大壽讚不絕口的外甥吳三桂吧?”
祖大壽忙點頭:“是的,他對袁督師仰慕不已,多次纏著我帶他來見袁督師一麵。”
然後,祖大壽對身邊的男孩說:“三桂,快見過袁督師。”
“晚生吳三桂見過袁督師。”吳三桂行禮端正嫻熟。
袁崇煥誇讚道:“好,好。相貌堂堂,體格魁梧,言語鏗鏘有力,難怪你舅舅對你讚賞有加。”
吳三桂謙辭:“袁督師謬讚三桂了。督師您不顧朝廷阻力和自己的仕途前程,妙計解軍餉之危,獲得眾將士的讚許和擁戴,這胸懷軍民,舍我其誰的賢臣風範誰人能比啊?袁督師以文人之身,行武將之職,勇哉!三桂與舅舅遠不能及。”
袁崇煥從不因媚詞而頭腦發熱,而是語重心長地說:“孩子,你這是溢美之詞了,這其中的難處有是多少隻有自己知曉。就不說這些不開心的事了,你舅舅外甥相邀,我袁崇煥怎能不回敬。今晚我做東,這飯局算我的了。”
這頓飯基本是圍繞吳三桂展開的,袁崇煥問:“吳三桂今年不足二十吧?”
吳三桂回答:“三桂今年虛歲十八 。”
祖大壽接著炫耀:“三桂已考中武進士。我和他爹打算讓他再練兩年,就從軍,為國效力。”
袁崇煥自嘲:“不到二十就中了武進士?當年袁某屢次落第,年過而立方才中進士,說來真是慚愧。”
袁崇煥自嘲之後問:“記得我曾在關內見過吳三桂一次,那時還是個欺淩幼童的莽撞少年,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如今已是堂堂武進士了。”
吳三桂聽到這裏很興奮:“是的,那次袁督師還訓斥了三桂一次。八年了,沒想到袁督師還記得年幼時的三桂。”
“袁崇煥哈哈一下:“你之後沒有再欺負幼童吧?”
吳三桂的興奮勁壓不下來:“沒有。那是天啟二年二月初九,三桂永遠忘不了那天,袁督師帶了一名仙女一般的侍女,三桂一直沒有忘記她的教誨“可馬上得天下,不可馬上治天下”“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此侍女言辭細如春雨,柔似晚風,能令沉魚而出。從那日後,三桂一直謹記這位仙女的話,再也不玩樂,而是專心習武,立誌報效大明。如今三桂已成年,敢問袁督師,您這位侍女還在府上嗎?若未婚嫁,三桂願娶她為妻。”
祖大壽聽到此,連酒都沒喝完,便氣不打一處來:“好你這臭小子,那時才十歲,就生了淫穢之心,還要娶個丫環。纏著舅舅,來見袁督師就是為了這個丫環是嗎?看我不揍扁你!”祖大壽已操起佩劍打吳三桂了。
袁崇煥勸開了祖大壽,當然也數落吳三桂:“小子,你已是七尺男兒,自己也說要報效大明,當致力於江山國事,民生安樂,切不可隻係心思於一女子,失匹夫常節。”
祖大壽在一邊嗬斥:“聽明白沒有?”
吳三桂“嗯”了一聲,又問道:“袁督師,三桂請問您,此女姓甚名誰?”
袁崇煥見吳三桂軟硬不吃,油鹽不進,便直說了:“你還問這個?此女早已嫁人,身懷六甲。”
然後對祖大壽說:“祖將軍,是時候娶個外甥媳婦了。”
吳三桂黯然神傷:“容辭嫻雅,額秀頤豐,這位仙女在三桂腦中一直影影若現,八年來都揮散不去,不想已嫁做人婦。袁督師,舅舅,大丈夫不得心愛之人,何論效力於君主社稷?”說著說著,十八歲的吳三桂嗚咽著哭了。
袁崇煥哭笑不得:“小子,讓我怎麼說你好。”
而祖大壽又一次掄起佩劍,吼著:“為一女人哭,丟舅舅的臉,也丟你爹的臉。我祖大壽怎麼會有你這麼不爭氣的外甥?”
袁崇煥直搖頭:小小年紀,沉溺於女人不得自省。不過這吳三桂口中的仙女不就是玉蟾嗎?一直忙於軍務,有多少天沒陪她說說話了?得回府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