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重新啟用(2 / 2)

“邱先生的話,阿誌都記得。爹說邱先生執意要走,阿誌和娘祝先生一路保重,平安到家。”小袁承誌說得像大人一樣。

“一路保重。”袁夫人也說。

邱玉蟾難得一笑地轉身離去。“邱先生,”袁承誌叫住了她:“你說華山景色別致,許多人在那裏修道,練武,學藝,是真的嗎?”

“是真的。”邱玉蟾點點頭:“ 好了,阿誌,我們要告別了,聽話,快跟娘回家吧。”

“嗯。”袁承誌有了想法。

邱玉蟾走了,袁夫人看著她遠去的背影,直歎息,回到家裏,心裏一片亂糟糟。袁崇煥也是,坐在院子裏,雙眼無神,回憶著玉蟾的種種:在虎木叢拚命攔住自己的馬;做各種家鄉菜給他吃;在荒野裏學騎馬,差點跌落懸崖;雪天裏纏著自己抱著她飛舞;離開關內時留下折布簾;後來又莫名出現在軍營,被識破後,差點散命;在金兵境內痛罵叛賊範文程;高價購買工夫茶;畫《桂花百合圖》送給他,祝他大捷;從遼東回東莞的路上一路歡歌笑語、、、、、、

這一切不斷在袁崇煥腦海中浮現。怎麼那個溫柔敦厚、尚雅賢淑的玉蟾會瞬間變得刁鑽、刻薄,自私。袁崇煥怎麼也想不通:“這次她肯定回四川。可能此生都無緣相見了。既如此,為何要讓我遇見?”袁崇煥仰天長歎。胸懷天下的他難得這樣細膩地感歎人生無常。

袁夫人一直在想要不要將邱玉蟾臨別時的話告訴袁大人,可邱玉蟾請求自己別說,怎麼能食言呢?

袁氏夫妻就這樣各自憂慮地過了年,迎來了第二年。此時天啟帝已經駕崩,他的弟弟崇禎帝登基,朝廷麵目也煥然一新。

文華殿內,年僅十七歲的崇禎帝朱由檢剛設計殲滅了奸佞閹黨魏忠賢一派。坐在禦榻上的他雄心壯誌,準備將他天啟哥哥留下的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整理得盡善盡美。

殿內的議政大臣有內閣首輔,次輔,各部尚書,侍郎等。備受關注的是年近古稀的首輔成基命和次輔錢龍錫。首輔一職肯定令人垂涎,而錢龍錫是崇禎帝重新組閣的第一人選,又曾主審了魏忠賢一案,一時聲名四起。

年輕的崇禎帝帶著孩子氣的口氣宣話:“魏氏一族已被殲滅,而今朕最為關注的是遼東後金實力大增,令大明邊陲岌岌可危。爾等可有可靠人選,勝任督師一職,防守邊疆?”

首輔成基命先上奏:“皇上,臣成基命推薦一人,原遼東巡撫兼兵部右侍郎袁崇煥。”

“哦?聽聞此人性格倔強,與多大臣不和,去年因閹宦魏忠賢誣陷而罷官,成先生為何舉薦此人呢?”崇禎帝說話已經像模像樣地像個皇帝了。

“皇上,”成基命剛想回複崇禎帝,卻咳個不停,話都說不出來。

崇禎帝隻好說:“成先生先休息,來人,賜坐。”

成基命坐下後,次輔錢龍錫接過他的話:“皇上,臣錢龍錫讚同首輔之言。”

成基命笑了。崇禎帝忙問:“為何?”

錢龍錫繼續說:“皇上,平定邊疆,守衛遼東,非袁崇煥不可。前曾有熊廷弼遭誣陷慘遭傳首九邊之辱,後昭雪。後孫承宗同樣被迫免職。他們都是大明遼東的頂梁柱,可一個已亡故,一個已調任。隻有另一位,也就是袁崇煥,正值盛年,且資曆深厚、功名顯赫。雖性情倔強,但龍錫以為,這正是將士所需之性情。正所謂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沒有果敢的勇氣,怎能在領兵之時作出果斷英明的決策?袁崇煥的聲名在外,不論將士還是百姓都對他稱頌有加:智、勇、賢、德、美,“廣東奇男子”,無一不缺。因此,領兵戍邊之職,隻有袁崇煥能勝任。臣力薦!”

崇禎帝還有些懵懂:“成先生,錢大人均推薦袁崇煥為邊關大將,諸位可由其他人選?”

既然有兩位內閣輔臣都推薦了袁崇煥,當然沒有異議了。

“回皇上,臣附議。”“臣附議。”“臣附議。”“臣附議。”、、、、、、

這時有兩雙妒火濃烈的眼睛盯著錢龍錫,就是禮部尚書溫體仁和禮部右侍郎周延儒:他錢龍錫憑什麼入閣,而沒有我?

在這一陣附議聲中,崇禎帝認為袁崇煥是不二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