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故地重遊(1 / 2)

後來鈺萱又陸陸續續畫了很多乙鳴、堅果兒還有墨子的素描畫。當憑著記憶越畫越像的時候,鈺萱把她最滿意的幾幅挑出來貼在她房間的牆上。

對著她床的那副是乙鳴抱著堅果兒的素描,他父愛滿滿,俊朗的笑著,堅果兒則胖嘟嘟的伸出小手勾著他的脖子。

在衣櫃上貼著的那幅是乙鳴單人的素描,乙鳴穿著長衫,衣闕飄飄的站在一葉扁舟上,看著畫外的她,遠處的湖岸邊有花團錦簇的漫山櫻花。

鈺萱與乙鳴在浪滄湖第一次相遇的,雖然她因為船破落水沒有十分注意他,但鈺萱想象中,乙鳴在碰到遇險的她之前,應該是這樣一幅悠閑清雅的模樣,在遊船賞花。

常常她對著乙鳴畫像遐思,要是第一次初遇時,乙鳴沒有救起她,那自己還會穿越到戰國嗎?慶幸他救起了自己,讓鈺萱能夠遇見乙鳴這樣的知己與愛人,這是他們前世今生的緣分,可為何情深緣淺,如今要經曆天人相隔,相思斷腸的無休折磨!

第三幅畫,還是乙鳴,是他和乙小灰在一起的畫麵,乙鳴半蹲在乙小灰跟前,嘴角上翹,他一隻手拿著一把青草正在喂憨憨的乙小灰吃,另一隻手則摸著乙小灰的犀牛犄角。除了堅果兒,乙小灰是乙鳴與她的媒人,是他們密不可分的連接。

第四幅鈺萱畫是師傅墨子,她沒有畫他舞劍的模樣,因為師傅舞動墨家劍法的颯爽英姿是絕非等閑之輩的她能畫得出來的,鈺萱隻畫了一幅師傅看書的側臉素描。

墨子是春秋戰國時期傑出的大家,他的思想高山仰止,他的軍事才能力令人佩服,但對於鈺萱來說,那些在宋國墨家大本營的日日夜夜,她陪伴師傅的時光,才是最令她難忘的。

墨子在昏黃的燈下常常這樣看著竹簡,而自己在他身旁看書、寫字、彈奏,隨意的自處,無數個沒有電視和手機的夜晚,她和師傅就是這樣度過的。

再後來,當鈺萱的水粉畫也日臻成熟的時候,她又畫了很多乙鳴和堅果兒的水粉畫。鈺萱努力描摹的堅果兒,粉嫩的臉蛋,胖嘟嘟的小手,和他爹爹一樣淺褐色的眼眸,濃黑的眉毛,畫中的堅果兒全都是粉雕玉琢的乖乖模樣,她的兒子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寶貝!

而關於乙鳴的神姿卻多種多樣,有開懷大笑的他,眉頭輕蹙的他,安靜疏淡的他,英姿勃發的他,熱情仗義的他。乙鳴的每一個神情,每一張麵容,都深深的烙印在鈺萱的記憶中,如今鈺萱的畫功大有長進,她終於可以將日思夜想的乙鳴呈現在自己的畫中了。

鈺萱想起乙鳴為幫自己查找陷害父親凶手的時候,也伏案繪畫,那時候鈺萱偷偷看著靜靜畫畫的乙鳴,忽然著迷於他這樣的一位古代丹青美男,此刻她對著畫中的他喃喃的說道:\"乙鳴,你知道嗎,我會了一樣你也會的本事,我能畫畫了。\"她常常對著畫像和乙鳴說話,可沒人應答。

鈺萱在櫻花盛放的季節,去了一次湖北荊州的紀南故城,這裏是楚國的郢都,有史料說自楚文王元年起(前689)\"始都郢\"至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將白起拔郢,有二十代國王在此建都,曆時400多年,是楚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為當時南方第一大都會。

但也有資料說楚國的都城曆史上有很多,都被楚國人稱為\"郢\",不確定這紀南故城是否就是鈺萱曾經穿越生活過的那個郢都。

鈺萱從武漢坐車200多公裏,終於來到了湖北荊州,來到了荊州江陵縣城北的紀南故城。

同路的一個荊州人聽說鈺萱要去荊州旅遊,得知她要去紀南故城,健談的他勸說道:\"姑娘,那裏沒什麼好看的,就留下些高出地麵幾米的土城垣,你要旅遊還是推薦去荊州古城,那裏看的東西多,賓陽樓的城門氣派,明清時期的城牆高大,城內還有張居正的故居……\"

她隨和的笑了笑,那荊州古城和她有什麼關係,如果不出意外,鈺萱去的紀南城是她曾經的家,恐怕這世上像她這樣的遊者,是絕無僅有的。

鈺萱步入紀南故城,當地的資料介紹了紀南故城考古發現的城市布局。紀南故城城中有條龍橋河,城外有座紀山,楚國的王宮在城市的東南角,看著這些資料鈺萱有些激動,這些都和她記憶中的城市是吻合的。鈺萱初步判斷這就是她穿越而到的郢都。

如今的紀南故城蒼涼空曠,曾經戰國南方最大都城的氣派與熱鬧早已被鬥轉星移的曆史所抹去,她記憶中內無論從郢都哪個方向都能看見的飛簷翹角、朱牆高殿的楚宮,完全沒了蹤跡。

一塊刻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楚紀南故城\"的石碑孤零零的立於曠野中。鈺萱站在離地麵4米多高的夯土城垣下麵,閉上眼睛回憶洶湧而至。那些繁華舊影,那些深刻的愛恨,那些溫情的骨肉親情仿佛就在城內,與她咫尺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