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身架住離地不到半尺的紅葉隻一微顫,便從葉脈處將之振作兩瓣。

“出手便不落空,羲和氏的楓華劍果然名不虛傳!”淳厚的女聲在身後響起,瓊英轉身看時,身旁的峭壁、飛瀑、紅楓、竹林一刹又消失得無蹤無影,但彌漫的雲霧漸開、雲中露出一行人來。為首是一個衣飾華美的女人,袖挽披帛、仙袂飄飄,肩上停駐一隻羽色青綠的大鳥,周身紫氣氤氳異香繾綣,氣度渾然不凡。未等瓊英開口,她已發話:“寡人聞卿歸來之訊,特地為卿布下紅楓陣——怎樣,與卿幼年習武的龍池楓穀別無二樣罷?——早欲一睹為快了,果不其然,曆經人間十餘載並未忘卻令堂嫡傳的劍法。”

她這席話,瓊英聽得一頭霧水,反反複複琢磨好一陣,隻隱約覺察她該是昆侖的女仙,試探地應道:“恕瓊英不能明白娘娘之意,興許有些事我還不知……”

“卿已不是甚麼瓊英,凡身已死,就不必再記掛了——羲和的子民還在等卿歸朝呢。”

“凡身……已死?”瓊英不解,警惕地打量自己完好如故的身軀,迷惑之中卻不由平添幾絲恐懼。

“不必看了,自你斬開神石的那刻起,神魂與肉身早已分離——肉身墜入萬丈深淵,豈還有生還的可能?”女仙說著,朝身下一瞥——瓊英順著她的目光看去,是足下黑黢黢不能見底的深淵——倒抽一口涼氣。

“娘娘,”急急央求,“小女的凡身還不能死……”

“寡人還不知你放不下幼子?可羲和之邦也候你多時了——令兄都已不在,人間之事何不早做了斷?”女仙似笑非笑地打斷她,見她還欲開口,轉首對肩上的青鳥低語幾句,隻見神鳥展翅淩空、金光一閃落下時化為少女的模樣,又見女仙將袖一揮,瓊英的凡身竟從萬丈深淵裏破雲而出,青鳥複化作一道銀光融入那身體中,於是“瓊英”慢慢睜開緊閉的雙眼、起身施禮則是青鳥的語氣:“兒臣恭候母命。”

女仙吩咐:“東君愛卿使命在身,就由汝去人間替她走完一世罷。”

“青鸞遵旨。”複長揖,緩緩退身雲霧中。

青鸞?!瓊英一怔——那不是天界西王母的信使麼?莫非,這仙人竟是昆侖的西王母!

餘驚未消,隻聽得西王母問:“既然放不下凡世一生,又為何要冒險上昆侖?”

方才聽她說了一通自己似懂非懂的話,直至此時才終於涉及正題,忙不迭開口:“夫君有難,小女是來求常儀娘娘出手相助的……”

“果真是為他的事!”西王母一笑,讚道:“為寵愛之人上得刀山下得火海、入得虎穴狼窟,東君真不愧是東君嗬!”

又是這番話題——瓊英一直不明白她之所謂“東君”“羲和”究竟是何,又回到方才的一臉迷茫、困惑地望著西王母,直至她覺察、麵露恍然的一笑,自袖中取出一物,“此匣中是你羲和的鎮國之物——金烏之靈——看來愛卿忘事不少,該也不記得自己臨行曾將其托付於我——此刻,便教他來喚卿憶起下凡之前罷。”

39 東君

瓊英將信將疑接過那隻碗口大小的圓形木匣,隻見朱漆的匣蓋上精細雕琢著金烏展翅的圖騰,匣身泛著淺淺的異香,不知是由什麼木材製成。抬眼再看西王母,她的眼神示意自己打開。

不知怎的,扳動鎖扣的那刹,一種莫名的神聖感油然而生、連掀起盒蓋的手都微微顫唞——眼見著,金紅的光從打開的縫隙裏射出,安靜卻耀目——光耀入眼,隻覺一股熱流竄遍周身,還未反應過來、渾身上下的裝束早不同於先前:金紅羅緞禮衣、粉紗織錦披帛,抹胸訶子綴繁葩、似雪羅裙繡錦龍,額前一抹斂翅神烏、髻鬟簇起金玉蒼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