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寶珊十分欣賞共產黨的抗日主張,減租減息的主張。
抗戰勝利後的第二年2月,鄧寶珊作為國民黨六屆中央執行委員,出席了在重慶舉行的二中全會。會後,他回到三原家中,托詞“養病”,表示不願再去榆林,以免卷入內戰漩渦。由於胡宗南再三催促,他才返回榆林。不久,所部曹又參旅在三邊起義,陝北保安副總指揮官胡景鐸在橫山起義。鑒於榆林的戰略地位。胡宗南將整編二十八旅徐保部兩個團,於1947年4月空運榆林;同時在榆林軍隊中安插了眾多的特務,對鄧進行監視和控製。
此時,共產黨派人動員他起義,可是,他畢竟跟國民黨有著幾十年的感情,一下子還轉不過來這個彎。
而且由於解放軍第一次第二次圍攻榆林,讓他惱火。他放棄了。
而平津暫以之時,鄧寶珊被傅作義請到了北平,因為共產黨要和平解放北平,鄧寶珊作為傅作義的談判代表,去跟共產黨的代表談判,而共產黨的代表,卻是林彪、羅榮桓、聶榮臻等諸位元帥,後來是毛澤東拍板。經過三天談判,達成了北平30萬軍隊出城改編,和平解放北平的協議。電達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等領導後,毛主席表示,經鄧先生達成的協議是可行的,我們對鄧先生完全信賴。
北平和平解放了,保護了中國的許多文物。
北平《新民晚報》曾發表文章,標題是:“北平和談的一把鑰匙——鄧寶珊將軍”。
北平和平解放後,毛澤東、周恩來等在西柏坡和北平多次會見他,共商建國大計。國民黨南京政府立即宣布開除了他的黨籍。
在這個時候,鄧寶珊是榆林的陝北總司令呢!
所以榆林的部隊都聽他的話——但是,也有區別,因為裏麵被蔣介石安進來許多的特務,他們在搗亂。
就在1949年一月,鄧寶珊在北平為傅作義做代表談判的時候,他的手下,國民黨22軍86師的某些個中統特務,帶著一群人,裹夾著一群不知真相的人們,冒著三九天的寒風,冒著大雪,凍得一個個鼻青臉腫第,繞道寧夏,從被冰封了的黃河的冰麵上麵——冒著隨時都可能掉進黃河的生命的危險,騎馬飛奔了過去,一口氣跑到了歸綏,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當時是綏遠省的省會。
其中就有謝雲山和梁玉靜!他們自己看不清方向,又被人家蠱惑的,還對國民黨當局抱著某種幻想,又怕共產黨來了,自己做了多年的國民黨黨務的記錄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