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冬,張學良和楊虎城飛往榆林,會晤井嶽秀,密談實現西北大聯合,停止內戰,聯合抗日的問題,井嶽秀表示讚同。後雖因其於1936年春早逝,未能親曆西安事變和七七事變等重大曆史事件,但他在維護民族團結,捍衛國家統一這一大是大非問題上,頭腦始終是清醒的。
也是井嶽秀的這個師,雖編為國民革命軍,北代戰爭時期一直駐在陝北,從未出過一兵一卒,專門“管理”陝北勞動人民,群眾稱他是陝北的“土皇帝”。各縣縣長名義上是由陝西省政府任命,實際上是按他的意見行事。
1927年7月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後,井嶽秀依附南京國民政府,先後鎮壓清澗起義,“圍剿”紅二十四軍,殺害共產黨員劉含初、白明善、畢維舟、白德勝等,還製造了榆林東山慘案、米脂十裏鋪慘案等。
1929年部隊縮編,井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暫編十八師師長。十年內戰的前期,井沒有卷入國民黨新軍閥之間的混戰,卻一直在榆林鎮壓共產黨的組織。。
尤其是1932年夏他赴南昌謁見蔣介石之後,情況更是有了徹底的變化。他向蔣表示願意拚死“完成反共大業”,蔣授他以第八十六師師長。從此聽從蔣的驅使,一再與劉誌丹、謝子長領導的工農紅軍作戰,鎮壓革命活動,迫害進步人士,成為蔣介石的忠實打手。
井駐防陝北20年,形成割據陝北23縣的局麵,被稱為陝北的“土皇帝”。20年間,任人唯親,治軍不嚴,軍紀敗壞,甚至縱兵殃民。他的團長薑占奎,龍泉人稱“薑屠戶”,營長種寶卿,安定人叫“種閻王”等。各縣政府所收的款項歸他支配。井部在陝北強征硬派煙畝捐,甚至白地也派煙款,也就是那些苛捐雜稅,名目繁多,無奇不有,什麼地畝稅、牲畜稅、屠宰稅、印花稅,還有各種附加稅、軍隊維持費等繁重的苛捐雜稅,逼得人民叫苦連天。……等等,使陝北勞動人民妻離子散,四處流浪,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他對進步的開明人士,采取高壓政策;對共產黨員、共青團員,格殺勿論;對進步學校,令其查封,使其無法開學。
井嶽秀這種殘無人道的血腥鎮壓和殘酷剝削,當然要激起了陝北人民的反抗鬥爭了,在中國共產黨陝北黨組織領導下,發動廣大人民群眾,舉起武裝鬥爭的旗幟,開展遊擊戰爭,創建紅軍遊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