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曲(1 / 2)

這裏是一座古城,這裏古時候叫雕陰,也叫綏州,是中國曆史上有名的一座古城。

如今是滿眼的綠!你可曾知道,那曾經滿眼的黃色:黃山、黃路、黃塵土。啊,一望無邊的黃土地。

山崖畔上的酸棗刺,溝壑裏的荒草叢。幾十裏出去見不著一個人,羊腸小道,連著一架架山。啊滿眼的荒涼,荒涼滿眼。

黃土地,梯田連。到處還零星點綴著山槐鬆柏樹,還有幾點棗樹杜梨白蘋樹。地裏種著那裏邊的穀子糜子紅高粱,黑豆紅豆大小麥,高粱杆下結著豌豆角兒,蕎麥地畔畔上還長著許多老雲瓜。

崖畔上的羊的羔羔,山下的牛,路上的毛驢驢兒騾子,被滿臉核桃皮的老漢漢兒吆喝著的走的。

你看哪,蜿蜒的長城,從山的上崖上起來的溝裏過。

你看那,飲戰馬的山澗,插戰旗四的的柱,點將台上的秦磚漢瓦,唐柱宋雕花。

就是這塊山,就是這塊地,您更可瞧見那山崖之上,山巒之巔,一座座烽火台連著周鎬京秦鹹陽,漢唐長安,也曾連著那北宋東京汴梁城。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才子文人,在這裏都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晚唐詩人陳陶的《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

韋莊(851年-910年),長安杜陵人,晚唐著名詩人,與溫庭筠合稱“溫韋”,是“花間派”代表作家之一,詩作頗豐。

下麵的詩是韋莊來綏德時所作。

雕陰無樹水南流,雉堞連雲古帝州。

帶雨晚駝鳴遠戍,望鄉孤客倚高樓。

明妃去日花應笑,蔡琰歸時鬢已秋。

一曲單於暮風起,扶蘇城上月如鉤。

而這首詩,又有毛澤東抄寫的這首唐詩。

《綏德作》(七律)如今被保存在綏德檔案管理,又被刻在山崖上的石碑裏。

……

說到這裏,讓人無法不激動:啊烽火台!

我走在這杆千年的古道上,寂寞路途遙遠漫長,四處是黃色無盡的山巒,還用那一座座烽火台,通向遠方!

啊,烽火台,血肉築成的烽火台,您連著長城內外連著邊關,連著黃河長江---的連著數千年中華民族的興亡。

看見那烽火台我思緒萬千,五千年的古國多彩的史篇,秦磚漢瓦唐詩宋詞,還有那千年烽火繪下的畫卷!

啊,烽火台,古樸宏偉的烽火台,你連著古棧道通著電視塔,連著古今中外一一,通著中華民族昌盛的明天!

曆史一頁頁地翻,日子一天天過。這裏依舊是山、是土、是水、是石頭。

“風卷起黃沙滿天價飄,一年一年又一年”。

這裏是漢族的故土,可這裏來過匈奴人,來過黨項人,來過契丹人,更來過蒙古西夏滿族人。而且這許多的民族,在這裏混凝成了一個個新的漢族的許多家族。可他們那血裏有著這許多民族人的血,有著這許多民族的骨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