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26(2)、27、28(1)(1 / 2)

那天早上,母親沒有發病,她信以為真,顯得很高興的樣子,看到熟人就說,現在我們的莉莉終於懂事了,今天送她到外地讀書去。

莉莉看著母親高興的樣子,心裏一陣陣發酸,責怪自己以前的魯莽行為,讓母親變成這種樣子,忍住眼淚不往下掉,直到汽車開動後,才禁不住大哭起來,打開車窗玻璃大聲喊,媽媽,你多保重啊!莉莉心裏真有些後悔,但汽車已無情地開快了,離開了她從小在這裏長大的溫暖的家,離開了對每條小街小巷都非常熟悉的鶴塘鎮。

到隆昌寺後,莉莉還真度過了一段對她來說是十分艱難的日子。每天天剛蒙蒙亮聽到晨鍾後就要起來做早課,以前她這個時候都是在家裏舒適的被窩裏的酣睡,現在不得不一早起來跟著和尚尼姑們到大雄寶殿誦經。半小時誦完經後,大家回住房研讀經書,她和新出家人則要為大家做早飯,7點多侍候大家吃完早飯後,她和新出家人才能吃,然後收拾洗涮碗筷,回去休息或自習經書文化兩個小時,又開始忙中飯了。下午空餘時間長一些,到五點再忙晚飯,六點半以後可以看看電視,洗洗衣服,處理自己的雜事,九點鍾聽到暮鼓準時休息。開始莉莉真想打退堂鼓,但想到這樣就回去,要被父親笑話的,就咬牙默默地挺過來了。

這裏的生活雖然清苦,但生活過得很有規律,很平靜。出家人清心寡欲,佛學讓人不殺生,不偷盜,積德行善,使大家友好相處。特別是慧心在莉莉遇到困難時,總是真心實意地幫她,給了她姐妹般的溫暖。新出家雖然要為大家做飯,但出家人吃得很簡單,早上就是稀飯饅頭就鹹菜,中午做幾個素菜,晚上吃得也很簡單。寺院裏還有一個小藥房,有個和尚對醫學很有研究,小毛小病不用出寺院。寺院裏還有一個公共浴室,夏天每天都開,春秋冬每周開一次。佛學院和寺廟連在一起,有空可到資料室看書,裏麵還有兩台電腦可上網。

莉莉成了佛學院資料室的常客,佛學院的學生都是一些年輕的出家人,他們都喜歡這個活潑可愛的小師妹。一天,莉莉看到兩個學生在出黑板報,正為畫不好一幅小和尚的圖而發愁。過去莉莉在學校很喜歡美術,還上過縣裏的業餘美術班,老師說她挺有藝術靈氣,她的美術作業經常被老師作為範本讓其他學生欣賞。莉莉就對那兩個學生說,我來試試。她拿起粉筆,隻幾下子就畫出了一個惟妙惟肖的小和尚,惹得那兩個學生對她豎起了大拇指。以後凡出黑板報畫畫就讓莉莉包了。

後來,征得心平和尚的同意,莉莉和慧心合住一間宿舍。莉莉向慧心借來高中課本進行自學,遇到不懂的地方,慧心都會認真地給她作輔導。兩年後,莉莉學完了高中課程,並順利考上了佛學院。她決心,這兒大專畢業後,還要考北京的中國佛學院,成為一個佛學院本科畢業生,將來做一位佛教研究專家。

27 國華留學

國華到複旦大學報到那天,他提著三姐菊華送的皮箱,劉二貴和閔桂娣拿著小物件,三人一起走向在家北側的鶴塘鎮公共汽車站。本來劉二貴想把國華送到學校的,可國華怎麼也不讓,劉二貴也知道國華完全有獨立報到的能力,再說家離上海隻有50多公裏,坐公共汽車隻有一個多小時的路程。閔桂娣也沒有像送國華上高中時還有些擔心,他知道兒子已經長大了,可以放心讓他上路了。於是,國華坐上了7點10分去上海的公共汽車,向父母揮揮手就出發了。

國華在複旦大學學習非常努力,生活非常節儉,雖然當時上大學是免費的,但日常總要花些零用錢,比如買牙膏肥皂之類的日常用品,添置點新衣服。大學生已到了身心成熟的年齡,上海又是個花花世界,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女同學打扮得花枝招展,男同學都是西裝革履,國華還是一身中山裝,同學們都笑他是老土,可他並不在乎,生活上過得去就行,隻把功夫下在學習上。自從上大學後,國華從沒向家裏要過錢,他通過家教和勤工儉學,不但解決了自己的日常生活花費,有時還要給父母寄些錢。

複旦大學不愧是名校,不僅師資雄厚,教學質量好,教學改革也走在前。國華進校那年,學校推行學生修滿學分就可畢業的教改措施,這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一些優秀學生,都想提前修完學分早些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