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
皇帝咳了幾聲,有些力竭,眾位大臣有些麵麵相覷,看來皇上龍體還未完全康複。
“皇上,您龍體初愈,要不今日就先到這吧?”樂仁驥上前勸到。
皇帝緩過氣,點了點頭,聲音低沉道:“今日便先到這吧。”
太監尖聲道:“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位大臣跪地。
“樂愛卿且留步。”皇帝突然開口留道。
一時間,引來眾位百官心間,無數的猜測。
待眾人退下後,皇帝開口道:“樂愛卿。”
“皇上。”
“今日朕把你留下,是有些事想與你商議。”皇帝啞著聲音開口道。
“皇上請說。”
皇帝頓了一下,“上次朕中毒一事,離王將眾位大使暫扣宮中,現各國不斷致涵來問,隻怕這樣長久拖下去不是辦法。”
“那皇上的意思是?”
皇帝臉上顯得頗為為難,殺又不可,若是在北慕國境內被殺,隻怕會討說法,若是放回去,北慕皇帝中毒一事,便不脛而走,隻怕虎視眈眈的小國,會趁此機會來襲,真左右為難。
“朕想問問宰相的意見。”
“老臣,謝皇上信任。”樂仁驥恭敬道。
“臣覺得,人得放。”
“哦?”皇帝抬眸。
“若眾位大使回去,將此事告之其侯王,隻怕會引起嘩變,誤認為北慕如今內外空虛,找尋借由,趁機來襲。”
皇帝點點頭,宰相與他想到一起了,他便是擔心這點。
“但若皇上派送大軍,護送眾位大使出境,再命大軍在邊境守關,此事一舉兩得,一,讓各諸侯王國,看看我北慕的實力,二,若有人趁機來襲,我軍也有反應的機會,及時撲滅。”樂仁驥條理清晰地分析道。
聽他分析,皇帝心中倒是也有另外的打算。
“樂愛卿不愧是輔國之才。”皇帝誇讚道。
樂仁驥恭謙道:“皇上過譽了。”
皇帝灰白的臉上,總算浮起了一絲血色,“那依宰相所言,派誰前去合適?”
“蕭越,蕭將軍。”
“蕭將軍戎馬一生,戰功彪炳,天下無人不識,倭寇更是聞風喪膽,臣以為,由他鎮關,再合適不過。”
皇帝心中也正有此意,點點頭,“擬旨,命蕭越為護衛先鋒兼鎮遠大將軍,護送眾位大使出關,領兵十萬,駐守南境,無傳召,不得回京。”
“樂愛卿,由你代朕傳旨。”皇帝道。
“是!”
皇帝眉眼處有些疲乏,手扶著額頭,擺擺右手,“下去吧。”
“微臣告退。”
皇帝閉眼,眼神了許久,魏光以為他入了眠。
“皇上,皇上。”他掐著氣一連喚了幾聲。
“您龍體初愈,還是回宮歇著吧。”他擔心道。
皇帝緩緩睜開眼,眼神覷到一旁黃手絹,露出的一角,泛著鮮紅。
他同意蕭越出兵鎮守邊關,還有一層的意思,若是北慕改朝換代,萬象更替,想必會掀起不小的風浪,此時若有大軍壓境,他心中也安定些。
王府。
花弄影看著眼前一碗冒著熱氣的薑湯,有些頭疼。
“王妃,您剛剛在外吹了許久的寒風,來,把這碗薑湯喝了,去去寒。”
她苦著臉,看來連翹真的將她視為危重病人來看護了,不喝的話,她一定念叨個沒完沒了,花弄影索性閉著氣,一股而下。
辣的她,眼冒汪水,一直喘氣。
花弄影緩了緩,靜靜聽了一下屋簷上的聲音,極為安靜,看來那人不在。
“外麵的情勢如何?”花弄影輕聲問道。
連翹左右探了探,認真又謹慎將門關上,這才道:“據花滿樓的消息,王爺現在在朝中的勢力,那是一手遮天,勢不可擋,皇上還命王爺,協力朝政。”
花弄影盯著滴在桌上的幾滴水漬,皇上既然醒了,那為何不速審此案,反倒如此?
“齊王那邊如何?”她冷靜地問道。
連翹仔細地念著,生怕自己記憶有錯漏,“齊王帶著王府的軍師出了好幾趟城,戴妃最近更是頻繁會見戴候,幾次都易裝,趁夜出宮,去侯府會麵。”
“寅夜出宮?”她心中有些懷疑,難道局勢發展的如此快?
“情報上是這麼說的。”連翹點點頭。
“看來,局勢發展的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快。”她道。
“王妃,那我們要作何打算?”連翹心中擔憂。
花弄影搖了搖頭,“現在隻等花滿樓的消息,暫不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