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天祚帝帶領的70萬軍隊,麵臨的就是一小撮不怕死、不要命的“瘋子”。穿鞋的怕光腳的,光腳的怕不要命的。兩軍對壘了。金國士兵前仆後繼,殺出一條條血路。而70萬遼軍也如潮水般,一波一波湧過來。
完顏阿骨打的運氣說來就來。兩軍打得正酣之際,天祚帝突然撤軍了。
原來遼國內部出了亂子,貴族叛變。
天祚帝放棄了消滅金軍的千載良機,回軍自救。完顏阿骨打卻不答應,他率軍緊追猛打,終於在護步答岡追上遼軍,左右包抄,給予遼軍毀滅性的打擊。護步答岡讓遼國損失慘重,兩百年的根基搖搖欲墜。
當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要想徹底讓遼國從地球上消失,金國還沒有足夠信心,因此,完顏阿骨打迫切需要一個盟友。他想到了遼國的夙敵,北宋;但沒有外交經驗的年輕政權不知道該怎樣向北宋拋出繡球——不,橄欖枝。
過了兩年,宋朝自己找上門來了。
宋徽宗這皇帝雖然整天沉湎於花花草草之中,倒也不忘收回幽雲十六州的宏偉大誌。隻不過由於關山阻隔,宋朝並不知道這些年金國與遼國打得正火熱,直到一位遼國馬植投降北宋,宋徽宗這才恍然大悟,於是派使臣渡海去金國。
在談判桌上,雙方爭論激烈。宋朝想當然地認為金國是自己藩屬國;而剛從遼國獨立的金國是不甘心“才出狼穴,又入虎口”,又跟上一個老大混。最後,獲得失地心切的宋朝退步了。兩國以平等的身份簽訂了“海上之盟”。雙方約定:1121年9月,宋朝出兵燕京,金國出兵中京,夾擊遼國。至於西京,誰打下就歸誰——一老一小兩個國家,就把遼國給瓜分了。
照說這對宋朝來說也是天大的好事兒,把勁敵遼國從地圖上抹去,這是宋徽宗他祖宗7代都沒完成的任務。如果不小心居然給這位紈絝子弟完成了,宋太祖、宋太宗他們一定得眉開眼笑地排隊來向他表示祝賀。無奈就在這天大的好事兒麵前,宋徽宗猶豫不決的本性顯露了。他遲遲不肯發兵攻打燕京,讓完顏阿骨打等啊等,從9月等到次年正月,眼睛都等綠了,還是沒聽到宋朝發兵的消息。
失望的完顏阿骨打決定不等了。根據他多年打仗的經驗,他自信可以憑借金國力量拿下遼國。於是,他挽起衣袖就開打了。
看到金兵大勝,宋朝軍隊才慢騰騰的開到前線。不打不知道,一打嚇一跳。宋徽宗糟糕的領導能力,和宋軍的虛弱暴露無遺,居然被已成頹兵之狀的遼軍啃了好幾口,連吃敗仗。燕京也好久沒有啃下,直到順利拿下中京、西京的金兵幫手,才於1122年12月攻克。
遼國覆滅了,“幽雲十六州”收回來了,宋朝卻並沒有高興的理由;因為一個比遼國更強悍的對手已經在北方崛起了
1123年,完顏阿骨打在臨終前對侄兒完顏宗翰說:滅遼已畢,準備攻宋。
完顏阿骨打親手將遼國埋葬,還挖了一個大坑,等待自己的接班人把北宋王朝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