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奴隸到國防部長(2 / 2)

出行前一天,宋仁宗還親自在垂拱殿為狄青擺酒餞行。此處不表;但說狄青來到前線,經過一段時間的摸底考試,他發覺了宋軍打不過叛軍的秘密:

1、宋軍管理鬆懈,將領隨意出擊,導致勝率極低;

2、由於1,導致士兵們對叛軍產生恐懼心理(這跟中國足球隊老是敗在韓國人腳下,逐漸產生“恐韓”心理是一個道理)。

這兩種原因互為因果,形成了惡性循環。為了打破惡性循環,狄青下令,任何將領沒有他的命令都不得擅自出擊。比較好玩兒的是,不管多嚴厲的禁令,都有人想來碰一下。

廣西鈐轄陳曙與殿直袁用,懷著邀功的心情,帶領步兵8000人,盲目襲擊儂智高,結果大敗於昆侖關。狄青得知後,毫不猶豫的按照軍法將二人斬首示眾。此事在軍中引起了強烈的震撼,軍隊的紀律也因此變得嚴明,士氣大振。

針對第二種情形,狄青玩了一次心理測試。有一次狄青帶隊經過一座廟宇,進去叩拜祈禱。狄青從懷裏摸出100個銅錢,擺出一幅賭神的姿勢說:“如果我投出去的銅錢都是正麵,那麼我們一定大勝而回。”

第二句話沒說,但大家都知道是什麼。大家屏住呼吸,看著狄青扔出的銅錢在空中劃出美妙的弧形……如你所知,狄青果然拋出了100個正麵。

在大家的歡呼聲裏,狄青微笑著宣布,把這些銅錢釘死在地上,以保住勝利果實——我想,如果那些負責打釘子的士兵膽敢翻開看一眼,就會發現,銅錢的反麵也是正麵。

這樣的遊戲不太高明,但對鼓舞士氣方麵確實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好了,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雙方都在等待決戰的到來。

自從到了前線之後,狄青一直在搞隊伍的作風建設。官兵們要麼在軍營裏踢足球,要麼到附近的村子裏搞軍民聯歡晚會。根據這種狀況,連一個傻子都會得出結論:這仗一時半刻是打不起來的。依智高同學就是這樣想滴的。

狄青卻不這樣想。

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狄青帶領部隊夜行軍,往昆侖關方向而去。經過一晚的跋涉,黎明時分,他們終於像天兵天將一般出現在叛軍的軍營前麵。

戰爭的場麵就不仔細描述了。此處省去若幹字。依智高同學在狄青的重拳打擊之下,逃往大理,叛亂宣告平複。

狄青因為平叛有功,被提拔為國防部長(樞密使)。這一年,他45歲。

國防部長是狄青職場生涯的頂點。但他隻做了4年就被撤職了。這倒不是因為狄青的能力問題,而是源自宋朝的文武之爭。

宋朝是以武力奪得天下,但是卻實行“崇文抑武”的基本國策。文官瞧不起武官,武官也對文官不服氣——但不服氣也沒招,相同的職稱,文官的地位就是要高出許多。狄青以一介奴隸的身份做到國防部長,在文官眼裏簡直就是眼中釘,怎麼看都不順眼。

樞密使韓琦跟狄青做了多少年的同事,狄青就受了他多少年的氣。

一次,狄青的老部下焦用押兵經過定州,被狄青請去喝酒。沒料到焦用所押的小兵狀告焦用一路上管理混亂,克扣士兵供給。恰好韓琦正在軍中搞嚴打,立即將焦用抓起來,準備當典型殺掉。

狄青求見韓琦,請求放過焦用,可韓琦根本就不想見他。狄青隻好在韓琦公署前等候,等他出來時求情,說:“焦用有軍功,好兒。”

韓琦冷冷的說:“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此豈得為好兒耶?”

韓琦硬是當著狄青的麵殺了他的愛將。狄青站在當地又是憤怒有是羞愧。他能夠指揮千軍萬馬,卻無力拯救自己的愛將。直到有人提醒他:“將軍你已經站好久了。”

狄青對韓琦很不服氣,曾經說過一句話:“我比韓琦隻差一紙文憑而已。”

但就是這一紙文憑,讓狄青成為以文官為主流的朝廷的排擠對象。包括名臣歐陽修在內的文官隔三岔五就告狄青的狀,說他的壞話。歐陽修曾經寫過一篇帖子,裏麵大部分內容都是表揚狄青,“青之事藝,實過於人”,“其心不惡”,“為軍士所喜”,任樞密使以來,“未見過失”。最後含沙射影的把當年水災歸罪於秋青,說:“水者陽也,兵亦陰也,武將亦陰也”——今年的大水就是老天爺因為狄青做國防部長而顯示的征兆!麵對這樣的誅心之論,沒有多少文化的狄青自然百口莫辯。

我想,或許到現在他才明白,為何當初範仲淹一定要自己多看書,自學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