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眼中的燭影斧聲(上)(1 / 2)

眾所周知,上古時代的堯和舜是兩個老實疙瘩。他倆都是胳膊往外拐的主兒,把王位傳給了外人。夏禹則精明多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把王位傳給了兒子。中國從此進入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崽專打洞”的新時代。“社稷永存,福綿子孫”成為帝王們恪守的信條,很少發生將皇位傳與他人的事件——別人搶的除外。但是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自己有兒子,卻將寶座傳給了自己的弟弟趙光義。

是趙匡胤高風亮節嗎?好像不是。不然他也不會從後周一對孤兒寡母手中搶來皇帝做。

是趙匡胤皇位坐膩了,不想子孫也來弄這勞什子嗎?好像也不是。那個時候,宋朝子民還沒能耐把皇帝關進籠子裏,做皇帝還是一件非常體麵、也很有前途的職業。

是趙匡胤跟弟弟趙光義關係特別好,因此要傳位給他嗎?似乎這也說不通。唐初,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的兄弟之情也特別好,但他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射殺李建成,那可是眼睛都不眨一下。

是趙光義貪圖皇位,竟然對哥哥下此毒手嗎?此法也難以成立。迄今為止,我們尚無足夠的證據證明趙光義弑兄。按照無罪推定原則,也隻能疑罪從無了。

……

算了,不在這裏胡亂揣測了,還是回到那個時代,回到那個漆黑的夜裏吧。

開寶九年(976年)10月19日午後,天色驟變,突然開始下雪,到晚上這一場紛紛揚揚的鵝毛大雪都沒有片刻停息。皇宮內外一片白茫茫大地,寂靜得往地下扔一枚針都能聽得到聲響。

入夜,趙匡胤把趙光義叫來喝酒,宦官、宮妾均回避。有一陣,遠遠的看去,燭光搖曳,人影漂浮,趙光義起身離開座位,好像是在躲避什麼物事。兩人喝罷酒出來,看見外麵雪已經堆起磚頭般厚。趙匡胤拿起柱斧戳雪,回頭對趙光義說:“好做,好做!”

宋太祖趙匡胤就在這個雪夜猝然死去。

基本場景就是這些。接下來我將按照這個基本場景,結合各種版本的故事,進行三種不同角度的描述。有必要提醒各位的是,我的描述不是史實,也非秘史,隻不過是試圖用通常的邏輯推理,來講述一個跟老百姓無關的故事。

一、趙光義如是說:

那晚,我在哥哥那兒多喝了幾杯黃酒,回到宿舍很快就睡著了。半夜裏突然聽到有人拍門,丫環開門,是我的老朋友宦官王繼隆。他給我帶來了一個很不好的消息:哥哥於4鼓時分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50歲。

我一下子就蒙了。因為僅僅在幾個小時前,我還跟他喝酒劃拳、吹水聊天,玩兒得不亦樂呼,怎麼說走就走了呢?

我對王繼隆說:“我得跟老婆說點事兒。”我進臥室後詢問老婆此事如何是好。她也非常躊躇。就在這時候王繼隆在外麵大聲叫道:“晉王,請不要猶豫了,否則就被他人得手了。”事不宜遲,我趕緊穿好衣跟王繼隆去了皇宮。

皇宮裏此刻已經是哭聲一片。嫂子孝章皇後聽到我們的腳步聲後問道:“是秦王到了嗎?”

王繼隆說:“晉王到了。”

我突然覺得有點囧。敢情嫂子孝章皇後叫王繼隆去喊的人不是我,而是秦王趙德芳啊?

我們到了孝章皇後麵前後,她見了我之後,先是一楞,然後哭道:“我和兒子的性命,就托付給官家了。”嫂子稱呼我為官家?這不明擺著要把皇帝位置禪讓給我嗎?在那種情況之下我又不好發揚謙虛的傳統美德,隻好把這娘兒倆扶起來,安慰他們說:“以後隻要我有飯吃,你們就有湯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