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在寧靜的夜晚,在安靜的環境裏,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清靜的坐在書桌前,寂靜的獨自一人看一些感興趣的書。
某夜忽然⊥
她記得曾經對盧迪說過:認識她是自己的十年中最快樂、最滿足的事,因為與她的緣份讓雷雷的心中那片最深刻最柔軟的地方同時住進了兩個人——一個小晨,一個她。無論多久,無論多遠,她們兩人的位置一直存在!
而人生的每一回首處,都有我們不能忘記的心願卻又不得不放棄的遺憾。也許就像那首歌詞:
如果那兩個字沒有顫唞,我不會發現我難受,怎麼說出口,也不過是分手。如果對於明天沒有要求,牽牽手就像旅遊,成千上萬個門口,總有一個人要先走。懷抱既然不能逗留,何不在離開的時候,一邊享受一邊淚流。
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於我,我們還是一樣,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走過漸漸熟悉的街口。
十年之後,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隻是那種問候,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
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才明白我的眼淚,不隻為你而流,也為別人而流!
70
70、第 70 章 ...
作者記:
用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日夜趕工寫完這部約十六萬字的小說,於2011年2月11日深夜起筆,在3月14日淩晨1時50分完結,準備做為26歲的生日禮物送給自己。
31天744個小時,有時日寫作時間長達15個時辰,從早上八九點鍾一直到淩晨兩點,有時一日一餐,最多用去一個小時左右。寫到第10天時已經感到明顯的頸腰胳膊酸疼,但心裏一直很高興。這個過程就像親自栽下一顆小樹苗,看著它在眼前經過自己的辛勤勞作一天天成長、茁壯,枝繁葉茂,最後開花、結果,充滿了喜悅和期待。
這部小說雖時日較短,卻用去了我很多的精力和心血,雖然有些地方還不盡人意,但我們的人生本就存在著殘缺才更顯真實。現實中的人生總有太多遺憾,所以我們總是希望把一切美好通過幻想的方式完成實現。但願如此吧!
這是我的第三部長篇小說,第一本已有八萬多字還未結尾,雖然起筆於當年僅十六歲的豆蔻年華,卻總有這樣那樣的遺憾堅持未果。第二本才隻一萬多字,故事僅僅開始。寫這本時,頭緒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思如泉湧,星月兼程日夜筆耕不輟、、、、、、
雷雷性格中的有些地方是我欣賞的,但某些地方例如正直、固執、原則性強、、、、、、都已被這個社會所排擠和不相融合。她性格中壓抑與成全的理性部分占據了大半心理,所以很少感性,即使高興也不會衝動激動的表達出來,寧願選擇孤獨也依然活在守舊、傳統的固定模式中不願挑戰,不願違背。
雷雷的內心裏有許多人看不到的脆弱與焦慮,僅隻活著和活著的價值意義何許是她一直與此衡量糾結的標準和天平。一邊是感情,一邊是責任,一邊是自由,一邊是家庭,無論偏向哪邊都意味著要失去很多很重要的東西,事實又似乎別無選擇。
做為一個80後的女性,她生活中的那些單調、安靜甚至沉悶也有些與這個速食時代的日新月異顯得格格不入,不知讀者做何評價?是否喜歡?
看完這部小說,也許會有讀者會說故事的情節發展不太緊湊,這一點非常抱歉,因為十年的時間跨度實在太大,無法將每天的每件事每個細節都描寫詳盡,希望大家海涵!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