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雞不著蝕把米,能不著急嗎?”宋隊哼了一聲,“全國最大的保險公司,在利字跟前怎麼也和那些無知小老百姓差不多?這麼明顯的騙局也一頭栽進去,為了利潤,腦子都不要了?明知到最後肯定是雞飛蛋打,怎麼就把真金白銀給投進去了呢?劉老師,這到底什麼心理,您能不能給分析分析?”

“這實在沒什麼可分析的,”劉瑕笑了,“宋隊您就是做經偵的,這些年來應該也有所感悟了吧,在金錢麵前,永遠不要低估人類的貪婪和愚蠢——實際上,任何時候都別高估群眾的智商。群眾是最容易被氛圍裹挾和催眠的聚合體,一旦落入烏合之眾中,個人的理智真沒您想得那麼強大,所以說宣傳口重要呢,隻要掌握宣傳技巧,沒什麼是不能灌輸的,傳銷是怎麼洗腦的?不就是把一個正常人關到一群瘋子裏,再進行一輪宣傳嗎?D租寶就是傳銷套了一層皮而已,這種套路一直都是屢試不爽的,倒了一個D租寶,之後還會有F租寶、Q租寶,隻要人群還是這麼的蒙昧,總會有人出來收割。”

宋隊歎口氣,“我想得沒你那麼複雜,但結論差不多,隻要抱定了一個‘貪’字,這些人的錢,遲早都要被騙走,區別就在於被誰騙而已。拿錢生錢也是一門技術活,不是人人都這麼幹的……可惜,被騙的人一般從不會想這麼多。——這種事想多了,工作幹勁都要沒了,反正都是要被騙,被誰騙有區別嗎?我們還費勁查什麼詐騙案啊——”

連景雲欲言又止,臉上閃過一絲不讚同的神色,最終還是打起了圓場,“跑題了跑題了,還是說回公孫良和D租寶的案件吧——說這個案件,祿安也是受害者,並不僅僅是說無形的商譽,實際上,祿安在這件事上也是承受了真金白銀的損失——D租寶連合作夥伴都坑,對一般的小額投資者,他們用的是比較簡單的龐氏騙局,也就是高息誘惑,用後來者的錢來償付先來者的利息,而對於那些上了一百萬的大額投資者,D租寶推出了一款號稱由祿安保險承保的年年金產品,對外聲稱是本金由祿安保險擔保,甚至可以出具保單,年利率達到20%以上,投入一百萬的次月即可返還當年的利息,這款年年金吸引了不少高端客戶,很多人都是投入一百萬,次月即拿到了20萬的利息,隨後又是成百上千萬的投,最後陷在裏麵的金額大概有十幾億之多,是D租寶贓款裏較大的金額。”

“但是,實際上真相是怎樣呢?真相是,他們是為這些客戶購買了為期20年,每年繳納一百萬的分紅型理財保險,如此巨額的保單,按照保險公司的規定,可以返還每年繳納金額的150%作為傭金。所以在D租寶投入一百萬的次月,他們就能拿到150萬的傭金,從中抽取20萬回饋客戶之後,客戶又會投入更多的金錢,這個騙局一直到次年要繳納保費才會被揭穿——如果客戶要保住這一百萬的本金的話,隻能在接下來的19年裏每年投入一百萬,否則本金將血本無歸。而此時,每單淨賺130萬的D租寶則早已跑路,連著巨額贓款一起,不知去向。”

“客戶麵臨血本無歸的風險,而祿安則有很大可能每單淨損失50萬元,所以說,這個案子裏,祿安和客戶都是輸家,唯一的贏家隻有D租寶背後的騙子。”連景雲說,“這也算是一種明目張膽的騙保——客戶這邊,這些投資者的愚蠢和魯莽確實讓人印象深刻,這麼大額的投資,很多時候連合同都沒有,隻有一個APP裏的所謂用戶協議,包括利率也不見明文,隻有宣傳語和口頭約定,即使這樣也敢把百萬巨款投進來,據我了解到,北京那邊收集到的信息,最多的一個客戶甚至放了三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