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可令細雨沾身,他左雷右霆再合,九道天雷的第二道當頭劈下。
這一次是劈在薩守堅和聶師道文臣化身之間,縱貫天地的閃電不但有釋發的力量,也有吸引的力量,在空中飄飛的羽毛在電極的吸引之下,向光柱聚擾過來。而一旦附在光柱上,就立即被光柱的熱力炙燒盡淨。
漫天飄飛的血雨神針盡為灰燼,與此同時,在雷震之下,聶師道的文臣形象也如破碎的扇麵一樣破碎開來,化為碎片。
無論是武將還是文臣,處於廟堂之高的攻擊皆為薩守堅的天雷消除,這第三個分身就用江湖之遠。但見他蓬頭戟須,怒目圓睜,是個殺人如麻,劫掠如風的盜匪。
這盜匪手執鬼頭大刀,高高舉過頭頂,大刀迎風而長,瞬間長成一把三丈長、五尺闊的開山大刀,當頭向薩守堅劈下。
刀風激蕩起風雲,挾力劈華山之勢,要將薩守堅和他腳下的晴雲峰一刀斬為兩段。
是“失魂刀法”。昔年西夏高手浪魂正是憑此,在清澗城戰盡金台、白景泰、智緣等正道高手,威力無窮。
薩守堅雷霆訣三合,第三道天雷劈下。
縱貫天地的光柱正落下高高舉起的大刀之上,光閃與雷震過後,大刀和盜匪分身皆成碎片。
薩守堅在被聶師道的分身搶攻三招後,也開始了反擊,他在聶師道的第四個分身未出之前,雷霆訣四合,第四道光柱當先向無邪劈去。
無邪眼晴為閃電的光芒炙燒得已經看不見任何東西,耳朵也被雷聲的震蕩得聽不見任何聲音,他不能抵擋也不能躲閃,眼看就要天雷中殞滅。
聶師道的第四個分身疾出,是個絕代佳人形象,端莊美麗,婀娜多姿。她伸出纖纖細手,抓住了當頭劈下的天雷。
是“冥冥鬼爪”。
在雷力的炙烤和震蕩之下,絕代佳人立時香消玉殞,化做一堆紅粉骷髏。而那電擊也因此而消散。
聶師道的第五個、第六個分身緊接而出。第五個分身是個胡人形象,曲發深目,裝束奇異,他拾起絕代佳人所化的粉紅骷髏,很快就結成一根長長的白骨之鞭,就像天空中低垂的雲層打去,似乎要將引發天雷的雲層驅散。
正是“白骨鞭法”。
第六個分身是個書生形象,腹有詩書,氣自光華,而形立骨消,也不知是了功門不第,還是為了得不到紅顏,顯得有些失魂落魄。
他手持利劍,竟然也綻放出如同閃光一樣耀眼的光芒,飛劍刺向薩守堅。
正是“落魄劍法”。
聶師道的兩個分身同時進擊,攻擊力也增加了一倍。而薩守堅雷霆訣迅捷無倫的四分四合,竟然在一時間有四道天雷齊發,力量增加到了四倍。
四條光柱從空中搖曳而下,一條與白骨鞭相接,鞭斷而胡人折,一條擊中落魄劍,劍落而書生倒。還有兩條順勢再次擊向無邪。
說是遲,那時快。上一道天雷的光亮還未完全在無邪眼前消失,不過在眨眼之間,這一次兩道天雷又迎麵而下。
無邪還來不及細想,聶師道的第七個和第八個分身一並分出,一僧一道。僧人麵容慈悲,法相莊嚴,道人清靜出塵,飄逸似仙。
這兩個分身一個施出在天龍山鑠金熔石的“地火”,一個施出在黃河壺口寒凝冰河的“陰風”,一熱一冷,一陽一陰,形成了一道席卷天地六極的急旋氣流,與那兩道天雷糾纏,一並消失於天際。
薩守堅憑借九天應元雷法招喚的天雷現在隻剩下一條了,聶師道的第九個分身也出來。
這個分身頂珠冠,著龍袍,指點江山,頤指氣使,有王者風範,竟然是個一方人主的形象。
在他指揮之下,白石山的滿山怪石突然間似乎有了生命一般,竟然全都活動起來,如洪荒的猛獸,似複活的戰神,好像是臨世的神魔,仿佛從遠古走來的怪物,一個個聚擾過來,以泰山壓頂之勢攻向看來已經渺小的薩守堅。
這是“帝馭”。凡是大地上的物體器件在強大無極的靈力操控下,皆可以變成攻擊敵人的武器。這是大地的終極攻擊。
九天玄雷已經引發了八道,薩守堅現在隻有一道天雷可用了,但是這九道天雷越到後麵,本身所積蓄的力量也就越大,這最後一道天雷也是天空的終極攻擊。
薩守堅與聶師道的對決,天與地的對攻,到底誰能成為最後的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