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改善——避免突變,而要永遠在變(1 / 1)

所謂“改善”,也就是持經達變。我在歐美讀書時,我的教授們跟我講:“你們中國人不會變,你們很保守。”我聽了心裏很高興,我真的很高興:一個這麼會變的民族,幾乎已經到了亂變的時候了,還會弄到被人家看不出來。其實是中國人習慣漸變,不喜歡突變,所以,中國人總像沒有變一樣。

儒家最了不起的就是“不停滯”理論,永遠在變,可是沒有突變。因為隻要突變就有人抗拒,我們會變到讓人無從抗拒。

公司總經理宣布要修改人事規章。員工會想:是不是薪酬體係要改變?如果薪酬體係一改變,所有人都反對,沒有人讚成,因為大家的既得利益要受損,於是絕對跟總經理事事作對到底。

如果說你是一個部門的新主管,準備調整一下部門人員結構,按照持續而又漸變的策略,應該怎麼變呢?

你要把員工找來詢問:“你覺得我們現在的人員結構合不合理?”一句話就夠了。如果員工講“合理”,你就知道他不是合作者,將來準備抗拒自己,如果把工作給他做了,自己的計劃就實行不了;說“不合理”,經理要進一步詢問:“不合理嗎?我都沒有感覺到不合理,你感覺哪裏不合理呢?”員工會講出子醜寅卯,結果,總經理是順著對方的話,卻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了工作。

經過這麼一個推、拖、拉的過程,最後水落石出,答案就出來了——不是你的答案,而是大家的答案。既然是大家的意見,政策實行起來就沒有阻礙。誰再抗拒,誰就是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