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會好起來的(1 / 2)

“想聽,你講什麼我都想聽。”周依然把頭靠在張止水肩上說。

張止水偶爾會回顧他的過去,在收審之前,他客觀冷靜地對自己加以評估,其實是帶著沾沾自喜、自我慶幸的意味,從小時候開始,他就立誌要成功,要出人頭地。盡管困難重重,起步維艱,他還是成功了。

他總是懷著堅定的信仰展望未來,他相信自己的能力、聰敏、智慧和意誌力。他出身農家,他的父親是個精明、吝嗇的農夫,他的母親是一個邋遢的女人,他在村子常被人瞧不起。

他立誌要幹一番事業,擺脫農村狹隘、落後的思想,為此,他發憤讀書。即使在那個讀書無用論橫行的時代,他敏銳的目光從沒離開過書本,為此,他的父親打過他。但當恢複高考這一消息傳來,他欣喜若狂。

他剛剛歲,卻成為北京大學恢複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在大學裏,僅僅兩年的時間,他克服了從農村最底層帶來的自卑和羞怯,同時培養了令人欽慕的社莊重、文交態度雅、友善。他讀大三的時候,當選校學生會主席,就在那一年,他認識了琪琪的母親艾雯雯。在這之前,他很少想到自己的婚事。在他腦海深處有個模糊的形象:某個漂亮女人將跟他手牽手站在一起,分享他的生活、他的雄心;她將替他生孩子,解除他偶爾的困惑、煩惱;她渴望他成功,同時在他成功之後以他為榮。

遇到艾雯雯之後,他瘋狂地墜入愛河。她蓬鬆的秀發,婀娜的身姿,美麗微笑的臉龐,無不深深吸引著他,他感到一種痛苦,這種痛苦無就是愛。當後來他麵對著成為他孔不入新娘的艾雯雯,他常常高興地自忖,她是一個多麼完美的賢內助正如他一直所夢想的一樣。他想,她看起來有點像一匹賽馬訓練良好,血統優良,高貴出眾,他漸漸發覺她是位理想的伴侶,他們的一些想法不謀而合。他的生命正如同他所計劃的一樣塑出來了。

艾雯雯有一個經過長征身居要職的父親,她的母親早年留學法國,出身大家,琴棋書畫,藝術造詣深厚。父母對艾雯雯的影響頗深。

大學畢業後,在艾雯雯父親的安排下,他和艾雯雯一起到艱苦的農村去鍛煉。後來,他當上了鄉長、縣長、市財政局局長,在他歲那年,被提拔到省財政廳當廳長。

事業一帆風順。

可張止水漸漸感覺到了艾雯雯的變化,在琪琪出生後,她常常失眠,晚上一個人在客廳走來走去。

有次,張止水半夜醒來,發現艾雯雯手裏拿著一柄刀站在琪琪的小床前。張止水嚇壞了,以為艾雯雯是在夢遊。艾雯雯精神恍惚,在張止水的安慰、勸導下漸漸入睡。張止水心疼艾雯雯,以為嬌嬌小姐般的她帶孩子太累了,就和她商量請個保姆。艾雯雯堅決不同意。那時候,張止水還是個窮鄉僻壤的鄉長,收入低,再負擔保姆的費用,的確捉襟見肘。後來琪琪的外婆主動提出孩子由自己帶去北京撫養,那裏條件畢竟優越得多,夫妻倆如釋重負。

艾雯雯又回到了從前的狀態。但是,偶爾,張止水會發現艾雯雯一個人坐在鏡子前發呆,她的臉像是雕出來的一樣,冰冷而毫無生命力,看上去是一種近似於冷酷的表情,這種表情讓張止水不寒而栗。

但艾雯雯沒有讓人吃驚的舉動,她仍幫著張止水出謀劃策,處理一些他認為棘手的問題。

生活風平浪靜。

出現波瀾是在六年之後,琪琪回到他們身邊。琪琪長得酷似艾雯雯,一張討人喜愛的臉,再加上聰明伶俐,張止水對女兒愛若珍寶。可艾雯雯對女兒的愛卻有些勉強。每天接送琪琪上下學的是張止水,偶爾張止水實在脫不開身,艾雯雯去接琪琪,情緒總是很煩躁。

琪琪挑食,張止水就變著法子給她做吃的或者從飯店買來琪琪愛吃的飯菜,這又惹出艾雯雯的不快,張止水一心撲到女兒身上,並未覺察出艾雯雯的變化。

艾雯雯變得越來越焦躁不安。有一次,張止水不在家,艾雯雯做了土豆泥給琪琪吃,而琪琪從小不吃土豆,艾雯雯強迫琪琪吃,琪琪緊閉著嘴巴,艾雯雯氣急之下,竟用雞毛撣子劈頭蓋臉地打琪琪,琪琪含著眼淚吃了半碗土豆泥。張止水回家後,見琪琪手上、胳膊上、臉上滿是紫色的血淤,十分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