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感到非常的榮幸,能夠向各位介紹——李洛德先生。
搜尋資料的主要目的,是要介紹得明確。因為介紹詞必須明確,才能達到提高聽眾的注意並接納演講人的演講的目的。
那些準備不足的主持人,常常會說出像下邊這樣談吐不清而令人昏昏欲睡的話來——
我們的演講人名聞遐邇,被一致認為是,是他講題的權威。
我們很想聆聽他對這個題目的高見,因為他來自一個,一個極遠的地方。
本人感到極大榮幸,能向各位介紹,現在且讓我們看看,噢,在這裏,空白先生。”
請稍微花點時間準備一下吧,那樣我們就可避免對演講者和聽眾造成惡劣的印象了。
第二節運用“題—重—講”的公式
對大部分的介紹詞而言,題——重——講這個公式是一個捷徑,可以幫助你組織所搜集的研究資料:
第一,“題”代表題目。宣布演講者的正確講題,然後展開介紹。
第二,“重”代表重要性。在這個階段裏,要在題目和聽眾的特殊興趣之間架起橋梁。
第三,“講”代表演講者。在這裏列出演講者傑出的資曆,尤其與他題目有關的。最後,明確而清楚地宣布他的姓名。
這個公式有許多可供你施展想像力的地方,而介紹詞也不必被壓縮的索然無味。
舉個例子說明下如何用這個公式,卻不露出公式的痕跡。
這段介紹詞是紐約市一位編輯何姆桑所說,他向一群新聞記者介紹紐約電話公司的主管喬治韋保木:
我們演講人的題目是“電話為你服務”。
對我而言,這個世界有好多神秘的事情,像愛情,像賭馬人的執著,而其中之一,就是打電話時所發生的神妙事情。
你的電話號碼為什麼會接錯?
為什麼有時你從紐約打電話到芝加哥,反比從家裏打到山那頭的另一城鎮來得快?
我們的演講人知道答案,以及其他一切有關電話問題的答案。
20年來他的工作一直是將有關電話的各種詳細資料整理分類,讓這一事業為外人所了解。他是一位電話公司的主管,因勤奮工作而獲此職位。
現在他要告訴我們,他的公司為我們服務的方法。如果各位對現在的電話服務心存感激,請視他為施恩的聖者。假如各位最近深為電話所擾,請讓他做答辯的發言人。
各位先生,女士,他就是紐約電話公司的副總裁,喬治韋保木先生。
請看這位介紹的演講人,多麼靈巧地使聽眾想起電話。他提出了問題,引發了聽眾的好奇,然後指出演講者可以回答這些問題,以及聽眾可能提出的問題。
我不相信這番介紹詞,曾事先寫下並加以背誦。就算是寫在紙上吧,讀起來像談話一樣明暢自然。
介紹詞不適合事前背誦。有一次,一位晚會主席介紹柯妮莉亞奧提斯史金納時,一不小心忘了背好的詞兒。這位主席深深吸了一口氣,然後說:
“由於柏德上將索價過高,我們今晚請來的是,柯妮莉亞奧提斯史金納。”
這就告訴我們,介紹詞應當發自內心,自然流暢,仿佛臨場發揮,而不是呆板嚴肅。
上麵提到的韋保木先生的介紹詞中,沒有陳詞濫調,像“它給我莫大快樂”和“這是一大榮幸向各位介紹”等。
宣布演講人的最佳方法是說出他的名字,或說,“我介紹”然後說出他的姓名。
有些主持人的毛病是說話太長,搞得聽眾坐立不安。有些人則沉浸在雄辯的幻想中,試圖讓演講人和聽眾牢記住自己的重要性。還有些人,喜歡扯些不相關的笑話,品味也不高雅,或者追求“幽默”,高捧或貶低演講人的職業。
如果希望自己的介紹發揮作用,就應當避免上麵這些錯誤。
再舉一個例子,它緊密遵循“題——重——講”的公式,而自己的個性卻隱隱欲出。
請特別留意艾格L史納迪,如何融合公式的三個階段,來介紹著名的科學教育家兼編輯傑羅德溫德:
今日科學”,我們演講人的題目,是一件嚴肅的事。它使我想起一個故事,一個精神錯亂的病人,幻想自己體內有一隻貓。心理醫師由於提不出反證,便假裝為他施行手術。等他由麻醉劑中醒轉過來時,醫師給他看一隻黑貓,並告訴他說他的毛病已經治好了。誰知他卻和醫生爭執起來,一直吵著他的貓是灰色的。
今日的科學也是這樣,你去抓一隻叫做U-235的貓,結果抓來一群小貓,叫做什麼錼,鐪,什麼鈾233或別的什麼的。
這些元素,像芝加哥的冬天,都一一給擊敗了。
古時的煉金家,那第一位核子科學家,臨終時苦苦哀求再寬限一天,讓他可以發現宇宙的秘密。現在的科學家,卻製造了宇宙與夢想不同的秘密。
我們今天的演講人,了解當今科學的實際與將來可能的發展,他曾是芝加哥大學的化學教授,賓夕法尼亞州立學院院長,俄亥俄州、哥倫比亞的巴德爾工業研究所所長。
他曾以科學家身分任職政府部門,並且是一位編輯和作家。
他出生於愛奧華州的達文坡,在哈佛大學獲得學位。他在軍用工廠中完成訓練,並曾行遊歐洲各地。
我們的演講人,是好幾門科學的許多教科書的作者和編輯。
他最著名的一本書,是《明日世界的科學》,是他擔任紐約世界博覽會科學部主任時出版。
他是《時代》、《生活》、《財富》和《時局》等雜誌的科學顧問,因而他對科學新聞的詮釋,廣為大眾所閱讀。
我們的演講者所著的《原子時代》出現於1945年,正是原子彈投擲於廣島十天之後。
他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最好的終將來到”,確實如此。我要驕傲地介紹,想必各位也樂於聽到,《科學畫報》的編輯組長,傑羅德溫德博士。
幾年前,演講壇流行一種“浮誇風”,介紹人總是對演講大吹特吹一番,不斷地在演講人身上堆金砌玉。可憐的演講人也總是這種濃烈的諂媚氣氛所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