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家製藥公司的新實驗室舉行落成典禮,一批商場領袖和政府官員都前來捧場。
研究處處長的六名下屬踴躍發言,說明一項由化學家和生物學家正在進行的了不起的工作。他們正在研製抵抗傳染性疾病的新疫苗,研發對抗過濾性病毒的新抗生素,研究舒解緊張的新鎮定劑。還說,他們先用動物,再用人類做試驗,結果相當滿意。
一位官員對研究處長說:
“真是太奇妙了,你的手下簡直就是魔術師,不過你怎麼不講講呢?”
研究處長一臉失意,說:
“我隻能對著自己的腳講話,就是無法麵對聽眾。”
過了一會兒,主席的話使他大吃一驚:
“我們還沒聽過我們的研究處長講話呢,雖然他不喜歡發表正式演說,不過我還是要請他為我們說幾句話。”
這位處長站起來,費力地擠出幾句話。大意就是為自己未能詳細解說而道歉,這就是他所說的全部重點。
這個行業裏的傑出人才,站在那裏,和普通人一樣顯得愚笨不知所措。其實,根本沒什麼的,他完可以學會作即席演講的。
在我的班上,任何一位認真而有決心的學員都可以輕鬆地學會這一招。一開始,就要具務一個特點:自信,勇敢地反抗失敗主義的態度,而這正是那位研究處長所缺少的。
然後,需要一種毫不動搖的意誌,不畏艱難地堅持講下去。
或許你會說:
“如果事先準備並加以練習,我就不怕困難;可是如果出乎意料,讓我臨時發表演講,那我就不知所措了。”
事實上,情急之下能夠整理自己的思想而發表演講,在某些方麵而言,要比長時間準備之後發表的演講,更為重要。
時代發展到今天,以及現代人際交往的自在隨意,都要求我們具備這種臨時演講的能力。
我們要具備在短時間內開動腦筋,流利講話的能力。那些對日常生活影響深遠的決定,都不是出自一人之手,而是來自於會議。個人可以暢所欲言,但在那種群策群議的會議上,你的論點必須強勁有力,才能對集體決議產生影響。這就是臨時演講之所以要生動突出,以發揮效果的原因。
第一節臨時演講應當勤加練習
每一個智商正常、擁有相當自製力的人,都能發表一場令人接受、甚至還是很精彩的臨時演講。換句話說,就是一次未經準備的談話。
在這裏,有幾個小方法可以幫助你在突然被人邀請說幾句話時,大大方方地表達自己。
方法之一,是許多著名演員都曾用過的。
多年前,道格拉斯費班克為《美國雜誌》寫了篇文章,提到了一種益智遊戲。他和查理卓別林、瑪麗皮克福幾乎每天晚上都玩,一起玩了兩年。
事實上,這不僅僅是遊戲,而是所有演講術裏最困難的部分的練習——站立思考。
這個“遊戲”是這樣進行的:
每個人在一張紙條上寫下一個題目,然後把混在一起。一個人從紙條中抽出題目,並立刻站起來就那個題目說上60秒鍾。同一個題目,他們從來不會用兩次。有一天晚上,道格拉斯抽到的題目是“燈罩”。
這個題目容易嗎?道格拉斯表示:
“如果你以為容易,不妨自己試試。”
他還說:
“我們通過玩這個遊戲,反應都變快了,對發地些五花八門的題目都有了更多的了解。比這更重的是,我們都學會在一瞬間,能夠就任何題目調動大腦裏的素材,並在最短時間內表達出來。一句話,我們學會了站著思考。”
在我的課程裏,學生經常會被叫起來作臨時演講。長期的教學經驗,讓我發現這種練習的作用有兩個:
(1)它可以向班上的人證明,他們能夠站立思考。
(2)這種經驗為他們在做有準備的演講時,樹立了氣定神閑,充分的信心。他們明白,就算在作有準備的演講時,一旦突發情況發生,腦中突然一片空白,他們仍有臨時演講的根基,完全可以坦然演講下去、直到重返原先的思想軌道。
所以,總有那麼幾次學生會聽到:
“今晚將給每人一個不同的題目,要他演講。當然,你要等到站起來要演講時,才會知道自己的題目是什麼。祝各位好運!”
結果呢?有個會計師發現自己要講做廣告的事情,而一位廣告銷售員要講幼稚園。老師的題目是銀行業務,而銀行家的題目卻是學校教學。夥計也許被指定,談生產,而生產專家則要討論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