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此時,也是孤身一人,於是三人在典韋家中住了一晚,第二日,去集市采購了一些物品,便一起往西南而去,前往潁川。
劉璋之所以來潁川,當然是想撿一下漏,看看能不能將郭嘉、荀彧、戲誌才等三人給收掉了!
當然收荀彧,基本沒可能!
畢竟荀彧乃是荀家第一天才,現在天下大勢未顯,荀家是不會輕易放出來的。
而郭嘉是郭家旁支,在本家多受排擠,便有可能。
戲誌才則是一個寒門子弟,隻要自己誠意足夠,應該沒問題。
相比較一下,這兩位,劉璋更有把握收歸麾下。
一路過了長社,直達潁川,方一進入潁川地界,便覺得的確不同外麵,道路上,不時的就能碰到三五兩個身穿青衫的文士。
潁川乃是東漢末年人才出的最多的地方,除了上麵說的三人,還有鍾繇、徐庶等人也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其中司馬徽更是排在前列的名士。
雖然劉璋有把握能收人,但是卻不一定能收到,因為這些有學問的人,還有一個特別的愛好,就是遊學!
若是運氣不好,碰到幾人出去遊學的話,那也就隻能白走一遭了。
郭嘉、戲誌才都是這潁川書院新一代的翹楚,因此找起來很方便,先隨便找了一個路人問了一下大概的方向,就到了戲誌才家的大概位置。
因為是戲誌才是寒門出身,因此家門前並沒有寬闊的道路,馬車不能進入,劉璋便與典韋一起進入,而航叔留下看守馬車。
卻說劉璋帶著人高馬大的典韋,在巷子裏麵轉了好幾圈,但是巷子裏麵院子太多,就是沒找到!
正巧此時,有一名一身錦衣,麵容俊逸的人走過。
劉璋便上前問道:“在下劉璋,打擾了!敢問先生可知戲誌才、戲先生家在何處?”
這人打量了一下劉璋,有打量了一下劉璋身後的典韋,微微拱了拱手道:“小郎君是誌才的朋友?”
“不是!小子聽聞戲誌才先生,有大才,特來拜訪!”
錦衣人聽了,微微思索便道:“在下荀彧,荀文若,此時正好要去找誌才飲酒,小郎君隨我來便是!”
劉璋聽了,頓時就有些吃驚的道:“先生是荀彧荀文弱?”
“正是!小郎君聽過?”
“聽過,先生大名,如雷貫耳!”劉璋說著。
但是荀彧卻是眉頭微微一皺。
劉璋見了,暗道糟糕,現在的荀彧還遠遠未達到如雷貫耳的地步,隻怕是讓人家聽了,覺得自己是一個善於逢迎吹捧的人!
在這些有真才實學的才子,最是看不慣逢迎吹捧之人。
果然,隨後荀彧不再說話,帶著劉璋轉了兩個圈子,便到了一處小院。
“誌才兄,快開門!文若來了!”
不多時,院內便走出一個身形幹瘦的男子,正是戲誌才,這戲誌才麵色微微泛青。
“這幾位是?”戲誌才看著劉璋,問道。
“在下劉璋,這是在下的護衛典韋,曾聽聞先生有大才,特來求見!”劉璋拱手道。
“小郎君過譽了!誌才才疏學淺,當不得大才二字!請裏麵說話!”
這戲誌才家的確是寒門,就一個三丈見方的小院,三間房屋。
“寒舍簡陋!還請見諒!”戲誌才領著眾人進屋。
劉璋看了一圈,屋內也是十分簡譜,隻有兩張矮幾,一張空著,一張對了好幾卷書簡。
劉璋眼看那屋中早已冰涼的火盆,心中就有了數。
荀彧與戲誌才坐在案幾的右邊,劉璋跪坐在案幾的左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