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希爾的這本著作從頭至尾都表現出強烈的精神信仰,說明了他的寫作方法和道德取向。在你手上的這本書中,諸多地方都無比清晰地反應出希爾信仰體係的宗教基礎。

他關於罪惡和恐懼、“目標模糊”和“隨波逐流”的一些論述,發源於美國的一種宗教傳統,這種宗教傳統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期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的“超驗主義”。在希爾的時代(本書的寫作年代是20世紀30年代末),美國的精神信仰主要表現為諾曼·文森特·皮爾、艾米特·福克斯的思想,還有勞埃德·C.道格拉斯在他頗受歡迎的勵誌中所表達的思想。艾美·森普爾·麥克弗森和比利·桑戴的極端個人化的基督教福音主義,也無所不在地滲透在那個年代的媒體和大眾意識中。

然而,對希爾來說,那個時代的某些工業巨頭和金融大鱷也達到了類似宗教的高度,他們激發他的思想,激勵著他的行動,希爾極力主張其他人向這些人——所有這些人都是男性——看齊,把他們當作在獲得個人成功的同時,也促進了公眾利益的道德典範。

在拿破侖·希爾看來,大蕭條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道德上的失敗。如果他還活著,他會怎麼評價我們目前的這場金融危機?——2008年,我們的銀行係統幾近崩潰,隨後是嚴重的經濟衰退,這場經濟衰退讓2011年及其後閱讀此書的每個人的生活都受到影響。

被希爾奉若神明的人,包括卡耐基(這並不奇怪)、愛迪生、福特和洛克菲勒。這些巨人後來無一例外地被曆史學家、經濟學家和傳記作者分析來分析去,他們的缺點也被公之於眾。但對希爾而言,這些人可不是什麼曆史人物,他們是當時活躍在世界舞台上的領袖人物——阿道夫·希特勒、貝尼托·墨索裏尼、富蘭克林·羅斯福、溫斯頓·丘吉爾也是如此。他沒有批評洛克菲勒冷酷殘忍的競爭手段,他很可能也沒有意識到福特當時極端的反猶太主義。

在希爾看來,當世界瀕臨災難邊緣之際,美國的社會體係和自由市場體係是希望所在——而且,盡管希爾的祖國有著明顯的缺點(希爾把這看成被魔鬼的陰謀詭計影響的結果),希爾還是認為,全世界沒有可以與之匹敵的。

對於那些出於個人選擇,追求世俗成功的人,對於那些能抵禦反宗教的誘惑和缺陷,轉而求助於上帝的人(在這本書裏,上帝有許多的稱謂),他想走多遠,就能走多遠。所謂的限製,都是我們自己強加給自己的,或是那些負麵的、外在的邪惡力量的化身——魔鬼——強加給我們的。

那麼,希爾信奉什麼宗教信仰?坦白說,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意義不大。雖然我深受希爾哲學的影響,也深為他的人生經曆所吸引,但是我從不在意他到底參加哪個教會,甚至不關心他到底去不去教堂。重要的是,關於信念對於生活的作用,希爾教會了今天的我們什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由你自己決定。我認為,這是從頭至尾影響本書的一個基礎性問題。要知道,希爾選擇用古典的哲學對話作為架構整本書的框架,而且,他發起了一場論戰,對手是一個在整部文學史中最具活力的反宗教角色(從《聖經》到彌爾頓,再到C.S.劉易斯的作品中都有他的身影)。我一直為希爾選擇的這種表達方式所吸引,因為它使得希爾以一種可讀性極強的風格,表達了他對人類行為堅定的信仰和理論。這對我們每個人都是深刻的一課。

當你在人生之路上前行,遭遇障礙時,重溫希爾的戰勝心魔的七條原則,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目標明確

◎自我控製

◎從逆境中學習

◎控製環境影響(與別人聯合)

◎時間(把積極而不是消極的思維習慣固定下來;增長智慧)

◎和諧(按照明確的目標行事,主導你自己的思想、心靈和身體環境)

◎謹慎(行動之前,全盤考慮你的計劃)

通過重溫這七條原則,你可能會發現並揭示妨礙你取得最大成功的因素。

承蒙拿破侖·希爾基金會的信任,這本書稿被交到我的手上,真是萬分榮幸。這是一本被封藏了七十多年的書稿(究竟是希爾的太太還是魔鬼將它封藏起來的,您說了算)。人們常說,學生做好準備,老師就會出現。有沒有可能《思考致富》是大蕭條時期最好的啟示,而《戰勝心魔》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最佳啟示?我相信,操縱這一切的是上帝之手,而不是魔鬼之手。我相信,《戰勝心魔》之所以一直未被出版,是因為上帝覺得,隻有現在,2011年,才是讓此書為我們帶來最佳啟示的最佳時機。這本書無疑對我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我希望它同樣能對你的人生有所啟示。

但願拿破侖·希爾的教誨能夠帶給你希望、勇氣,以及最重要的,

明確的人生目標……

願上帝保佑你。

莎倫·萊希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