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是果,家庭教養才是因。有什麼樣的因,就會產生什麼樣的果。我們為了掌握根本,所以把重點放在子女的教養上麵,希望通過正確的教養來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現代父母和過去一樣,十分重視子女的教養,可惜所采取的原則和方法,大都學習西方,尤其在管教孩子方麵,更是以美國為榜樣。留學回來的教育心理學家往往鼓吹西方的輔導觀念,忽略了我們中華文化的特質,反而造成學校與家庭的矛盾,使孩子無所適從。

家庭教養的主要內涵應該是幫助孩子了解所處的環境,確立自己的價值觀、倫理觀和世界觀,並且學會適當地持經達變,以求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製宜。一家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越是相近,彼此的溝通就越暢通,親子關係也就更為和諧和親密。

一些急著趕時髦的父母,非但不對子女灌輸作為中國人應有的曆史認知和語文教育,反而以揠苗助長的方式,在子女還沒有把中國話學會的時候,便趕忙將其送進雙語學校,學習胡言洋語,導致子女將來沒有一種語言說得精準,沒有一種文字用得恰當。在這種情形下,要子女孝順父母,緬懷祖先,恐怕相當困難。美國年輕人不懂得敬老,美國孩子也不懂得祭祀祖先。這些明顯的事實,最好能夠及時加以注意。

二十一世紀和二十世紀的差異,遠比二十世紀和十九世紀的差異為大。我們不能夠用過去的眼光和標準來展望二十一世紀的變遷。由於信息技術發達,信息的交流既方便又快速,地球村的形成,使“統一”世界的課題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我們從世界各國的曆史來看,幾乎都免不了武力統一。然而,以今日的武器如此具有毀滅性的力量,武力統一世界的嚐試,隻能算是自取滅亡。於是,大家的注意力不約而同地轉到東方,認為西方的霸道,既然不足為憑,中華文化的王道精神,也就是得人心者昌的懷柔、融合原則以及廣大包容的胸懷,應該是二十一世紀大家共同需要的強烈信念。歐洲長時間的分裂,可以說是霸道思想的必然報應。如今逐漸邁向統一,能不能轉變過去的報應?恐怕還有待較長時間的觀察。

不能走武力統一的道路,就應該重視中華文化的發揚,以促進世界大同,尊重各民族的小異,從而互相依存。英國曆史學家湯恩比(Toynbee)指出:世界統一是避免人類集體自殺的途徑。在這一方麵,現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準備的,是兩千年來培育了獨特思維方法的中華民族。他所說的獨特思維方法,就是中庸之道,也就是合理主義。在二分法的矛盾中,走出三分法的和諧。換句話說,在兩種極端之中,找出合理點。

湯恩比說:“如果我的推測沒有錯誤,估計世界的統一將在和平中實現。這正是原子能時代唯一可行的道路。但是,雖說是中華民族,也並不是在任何時代都是和平的。戰國時代和古代希臘以及近代歐洲一樣,也有過分裂和抗爭。然而到了漢朝以後,就放棄了戰國時代的好戰精神。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重新完成中國的統一,是遠在公元前202年。在這之前,秦始皇的政治統一是靠武力完成的。”他又說:“將來統一世界的人,就要像中國這位第二個取得更大成就的統一者(劉邦)一樣,要具有世界主義思想,同時也要有達到最終目的所需要的幹練才能。”

現代中國人最好明白,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必須對全世界擔負起十分重大的責任。這種重大的責任,並非少數人所能完成。可以說所有中國家庭,所有中國父母,都應該共同擔負,才有完成的可能。

基於這種時代性的特殊要求,我們提出三點呼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