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1 / 2)

玉蓮聽的劉家,不正是那秀才家,他不是新娶了尚書家的千金,正在那溫柔鄉裏徘徊,卻派人來宋家做甚?

隻是玉蓮了,還是帶著丫鬟前往正堂,正堂內,王氏直捶胸口,旁邊的丫鬟邊替她捶著背,邊高一句,低一句地在和人嚷罵,對麵是個四十以上的中年婦人,看她的打扮,上身穿了紅色的襖子,下麵是藍色的裙,頭上戴了頂金絲髻,還插了根金釵,釵上的明珠垂在額頭前,打扮倒也華麗,隻是一手叉腰,另一手抓了帕子,隻和丫鬟在那相罵:“這等人家,我家姑娘好心,送來的禮,竟要扔了出去,可知是上不了台麵的。”

玉蓮聽了,冷哼道:“是誰上不了台麵呢?”丫鬟見玉蓮進來,上前福了一禮,正欲開口,玉蓮已經擺手止住了:“把奶奶扶進去,這麼沒眼力勁?沒見奶奶的氣喘發了?”丫鬟忙把王氏扶進去,王氏見女兒來了,也安心起身,經過女兒身邊的時候,悄地握了下她的手,玉蓮懂了,對娘輕輕點了點頭。

那婦人見玉蓮來了,卻不理她,徑自到前麵坐下,忍不住了,上前打量了玉蓮一番,笑著:“容貌卻也出色,隻是沒有我家姑娘那麼有貴氣。”玉蓮看也不看她,看向旁邊名喚香兒的丫鬟:“這媽媽是誰?”

見玉蓮問她,這婦人早笑了出來:“姑娘,我是陳尚書家的奶娘,陪我家姑娘嫁到劉家的,今日來是。”話還沒說完,玉蓮已經笑了起來:“聽得陳家是這附近第一等的人家,教導出來的下人,自然也是極懂禮數的,怎的這等粗俗,定是假的,給我趕了出去。”那婦人初聽到玉蓮說話,還笑著附和,隻是聽到後來,臉色立馬變了,又聽到玉蓮說的,要趕了她出去,正在想辦法,已經有兩個家人進來,預備拖自己出去,臉變的紅紅白白,忙叫道:“姑娘,小的確是陳家的,奉了姑娘的命,來送謝禮。”

玉蓮聽了這話,才冷哼一聲:“送謝禮也罷了,隻是怎的,連規矩都沒有了?”奶娘聽的玉蓮話裏,句句帶刺,暗自怪姑娘不該叮囑自己,到了宋家,隻該顯擺自家的財勢,絕不能似做了虧心事般,自己自然聽從,見了宋奶奶,自然也是傲不為禮,口口聲聲直說,自己是尚書府裏出來的,見了知縣娘子,尚不行禮,怎的一個農婦,就要自己行禮,誰知那嬌弱的奶奶,竟然氣昏過去。

自己心裏雖打鼓,卻還是想著,宋家姑娘不過一個沒出閣的閨女,再厲害,難道自己還有甚沒見過的,誰知不過短短數句,就招架不住,忙跪下,從袖口裏拿出拜貼:“這是家裏姑娘給府上的拜貼。”

玉蓮示意喜兒上前拿過拜貼,這才讓家人退出去,仔細看了拜貼,對婦人笑道:“秦媽媽,你家姑娘的好意,我便領了,隻是山野村姑,自不能和官家姑娘為伍,媽媽還請回去,說玉蓮多多拜上舉人和娘子,願他們白頭到老。”玉蓮說完,吩咐丫鬟把禮物收進去,自己款款起身,走過秦媽媽身邊,叫喜兒:“送媽媽出去,我去看看我娘。”

說完就揚長出去,喜兒忍住笑,上前招呼秦媽媽起身,送她從後門出去。

玉蓮進了王氏的房,見王氏坐在窗下,正在看丫鬟做針線,說話的時候神采飛揚,玉蓮在心裏翻了個白眼,上前對王氏道:“娘,你又這樣,女兒的壞名聲傳出去了,怎麼出嫁?”說著就偎到王氏懷裏。

王氏摟住女兒,拍著她道:“嫁不出去,正好,給我在家管理田園,你弟弟也是個不長進的,讀書能成倒好,不能成,甚不會,才更糟。”玉蓮撒嬌地說:“娘,弟弟再過幾年,也該娶媳婦了,那時候有媳婦幫你,自然就用不到女兒了。”

王氏拍著她,歎氣說:“芹哥要能娶個好的,也罷,娶來個不好的,才更糟。”玉蓮從娘懷裏起身,笑著說:“娘,你怕什麼,積善人家,自然有神佛保佑,何必如此?”王氏戳她腦門一下:“神佛保佑,為甚不保佑那姓劉的,娶了你?”

玉蓮神色一正,對她娘說:“娘,正是神佛保佑,才讓女兒沒嫁過去。”王氏笑了:“這怎麼說?”玉蓮微微一笑:“娘,你想想,這種闊了就變臉的男子,這次不變,下次,遇到美妾了,賄賂了,難保不會變臉?太祖爺的法度又嚴,那貪官都要剝皮實草,揪了出來,女兒不是就當了寡婦?”

王氏聽見女兒這樣說話,點頭道:“你慮的極為恰當,人的本性壞了,是再難正回來的。”說著雙手合十:“菩薩保佑,願你早日覓得得意郎君。”

這時香兒手裏捧著東西進來,對王氏道:“奶奶,這些劉家送來的東西,可要放到哪裏?”王氏一擺手:“這些,隨便擱到什麼地方去,看的心煩。”香兒正打算走,玉蓮叫住她,撚了撚那幾匹緞子和別的,笑著說:“這樣的好東西,白放著不可惜了?陳家的東西,肯定都是好的,何不放到鋪子裏,折了銀子,也好填補填補,那姓劉的,在我家的花銷。”